纽约恐怖袭击后万圣节游行照旧
特朗普称应废止“绿卡抽签”
如何破解“独狼”费思量
一对逃出超市枪击案现场的母女相互拥抱。
警察封锁道路后行人在路边等候。
11月1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警察搬运栅栏,准备增设执勤点。
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下城10月31日发生小型卡车撞人恐怖袭击事件,导致8人丧生、10多人受伤。
“9·11”事件以来,美国对恐怖袭击防范极严。欧洲接连遭袭之际,美国反而较为平静。但这次,可称防范最严的纽约也发生重大伤亡恐怖袭击,如何应对“独狼”化这一恐怖主义新特点,成为各国必须从速解决的问题。
案发现场
死伤者中有同窗好友
当天下午4时左右,新华社记者赶到案发现场。这里距16年前发生恐怖袭击的世贸中心双塔遗址不远,步行15分钟左右。案发街道周围大概两个街区的范围被警方封路,只允许警车和救护车通行,周围部署大量警力警车,几步一岗。
纽约市警务专员詹姆斯·奥尼尔说,依据嫌疑人下车时呼喊的口号和作案方式,将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说,目前看来这是一起“独狼”式袭击,没有迹象表明有更大规模的袭击图谋。
现场航拍的电视画面显示,自行车道上可见血迹,一些自行车被压扁,死者遗体上盖着床单。
多家美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警方确认嫌疑人为29岁的赛富洛·赛波夫。他2010年从乌兹别克斯坦移居美国,最近生活在与纽约州相邻的新泽西州。美国优步公司当晚说,赛波夫通过了这家打车服务供应商的背景核查,是优步公司的注册司机,不过公司现已封锁了他的账户。
阿根廷和比利时外交部分别确认,死者中有5名阿根廷人、1名比利时人,伤员中也有两国的公民。阿根廷外交部说,死伤的阿根廷人为一群昔日同窗好友,他们前往纽约旅游,庆祝毕业30周年,不幸遭遇袭击。
反恐难题
“独狼杀戮”
让人防不胜防
近期接连恐怖袭击令大洋彼岸的欧洲各国喘息未定,如今恐怖袭击又降临在曾发生标志性“9·11”事件的纽约核心区。
“9·11”之后,美国历届政府在反恐问题上态度强硬,人力、物力投入惊人,效果也很明显。
但经过16年的不懈反恐之后,国际恐怖主义呈现出全球化蔓延、恐怖分子本土化、袭击形态碎片化、“独狼”化的新特点。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说,目前看来,这次纽约恐袭是一起“独狼”式袭击。
“独狼杀戮”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屡见不鲜。从2011年挪威政府办公大楼汽车炸弹案,到今年以来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接连发生的恐怖袭击,让人防不胜防,反恐努力如何适应国际恐怖主义的新特点,是各国面临的一个难题。
最新进展
纽约万圣节大游行照旧
10月31日下午,“9·11”恐怖袭击事发地、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附近发生驾车撞人恐怖袭击,致8人死亡、10余人受伤。不过,纽约居民和游客没有被吓倒,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大游行当晚按既定路线,在事发地不远处举行。
一些媒体称,这次袭击是“9·11”事件以来纽约遭遇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但它没有影响人们庆祝万圣节的兴致。一些纽约市民说,要用实际行动表明,纽约人不会轻易被击垮。
万圣夜即万圣节前夜,最早是古凯尔特人的节日。他们在10月最后一天戴面具迷惑鬼魂,这一风俗后来和宗教节日万圣节融合到一起。自1973年以来,纽约基本上每年万圣夜都会在曼哈顿格林尼治村举行大游行。
纽约警方说,大游行不会受影响,警方已投入大量警力和资源保障市民安全。不过警方提醒人们保持警惕,察觉异常马上向附近执勤警员报告。
当晚7时许,游行队伍沿着繁华的第六大道进行,人们身着租借或自制的道具服,脸上化着夸张的妆容,化身僵尸、巫师、骷髅、鬼魂、大昆虫等形象,或是装扮成经典电影及卡通人物,伴随着鼓点和加勒比海音乐缓慢前行。游行队伍所到之处爆发出阵阵尖叫和欢笑声。
政府反应
特朗普说应废止“绿卡抽签”项目
美国纽约市发生驾车撞人恐怖袭击后,美国总统特朗普11月1日表示,应废止以抽签方式发放绿卡的项目,以保护美国公民的安全。
特朗普1日在白宫表示,他准备启动终止“多元化移民签证抽签项目”(“绿卡抽签”)的程序,并呼吁国会立即采取行动废止这一项目。特朗普说,此举旨在保护美国公民的安全,防止“有问题”的人通过“绿卡抽签”进入美国。他同时呼吁建立“积分制”绿卡发放制度。
11月1日早些时候,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实施这起袭击的恐怖分子是通过“绿卡抽签”进入美国的,这一项目应该废止。
“绿卡抽签”项目是美国国会1990年通过的移民法的一部分。根据这一政策,美国政府每年以抽签方式从向美国移民比例较低的国家和地区的绿卡申请者中选取5万人,向其发放绿卡。申请者须至少取得高中文凭或满足相关工作经验要求。
反恐背景
纽约近年发生的爆炸、袭击和未遂袭击
以下是近年来这座全美最大城市发生的爆炸、袭击和重大未遂袭击事件:
2010年5月1日 巴基斯坦裔美国人费萨尔·沙赫扎德把一辆载有自制爆炸物的运动型多功能车停在纽约市中心时报广场附近路边,没能引爆。沙赫扎德曾接受巴基斯坦塔利班组织提供的炸弹制造训练并得到资助,在试图逃离美国时落网,法院判处他终身监禁。
2011年11月 一名多米尼加裔美国人“预谋袭击纽约市警方巡逻车、邮政设施以及从国外回国的美军士兵”,19日在曼哈顿一处公寓组装炸弹时被捕。
2016年7月3日 位于曼哈顿中部的中央公园发生一起爆炸事件,导致一名青年男子腿部严重受伤。警方调查认定,爆炸物系自制,类似烟火装置,无证据表明爆炸与恐怖主义有关。
2016年9月17日 曼哈顿切尔西区发生爆炸,造成至少29人受伤。炸弹据信藏在一个垃圾桶内。纽约州州长表示,这起爆炸案件“明显是恐怖主义行为”,但尚未有证据显示这次袭击同国际恐怖组织相关。
2017年5月18日 时报广场发生汽车冲撞行人事件,造成1人死亡、22人受伤。司机是退役军人理查德·罗哈斯,被控二级谋杀罪。纽约市市长说,初步信息显示这次事件不是恐怖袭击。
枪声又响
科罗拉多州沃尔玛超市案致3人死亡
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郊区一家沃尔玛超市内11月1日晚发生枪击事件,警方证实已致3人死亡。
当地国土安全部门官员已向媒体确认,此事目前与任何已知的恐怖主义行为没有关联。
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晚6时左右,一名沃尔玛店员告诉当地电视台,他听到了至少五六声枪响,正在店内购物的人们听到枪声后乱作一团,纷纷尖叫逃走。
接到报告后,大批警察迅速赶到现场,发现两名男性已中枪身亡,另一名女性受重伤,送医院后不治身亡。
警察目前发布了涉案嫌疑人及车辆的照片,希望民众提供相关线索。
事发后,一些美国民众在社交媒体上对枪支泛滥问题表示强烈不满。一家要求控枪的民间组织成员香侬·沃茨说:“‘感谢’全国步枪协会的那些说客和支持他们的议员们吧,这就是美国的样子,这就是城市每天在发生的事情。”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