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首席记者 李玉荣
通讯员 王 珺文/图'
熊寨箱包扶贫基地车间。
“这五年,我们的路子越来越宽了,党和政府对俺的支持非常大,好政策让俺过上了好生活。”连日来,一直关注党的十九大的正阳县皮店乡潘店村村民潘华胜感慨万千。
潘华胜说,2010年,他开始养鹅。2012年,为充分利用淮河支流的水更好地发展养鹅业,乡政府在他的养鹅基地修筑了拦河大坝,并支持他3万元种植核桃树,发展林下养殖。如今,他成立了合作社,成为正阳县的养鹅大户。他的合作社也成为产业扶贫基地,还带动35户贫困户走上脱贫路。
“我相信,随着党的十九大一系列政策的落实,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路子也会更宽广。”潘华胜说。
像潘华胜的合作社一样,该县在产业扶贫基地建设上,提倡“百家齐放、百家争鸣”,不拘形式,不论大小,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鼓励新建扶贫基地(车间),引导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如建成以箱包制造、服饰加工、圣诞礼品加工、藤编编织等为代表的工厂式扶贫车间,以实用菌栽培、蔬菜种植为代表的大棚式扶贫车间,以水产养殖、箬竹种植为代表的“露天”式扶贫车间,以维维粮油、天润农业为代表的企业式扶贫车间。
今年 8月31日,该县组织产业扶贫观摩评审团,对乡镇产业扶贫车间(基地)建设情况进行集中观摩评比,对排名落后的乡镇进行通报。
目前,该县已建成扶贫车间(基地)172个,在建247个,涉及畜牧养殖、箱包制造、服装加工、圣诞礼品生产等行业,帮带贫困户3620户。
9月,县委、县政府对建设进展较快、带领脱贫成效明显的16个产业扶贫车间(基地),兑付奖补资金50万元。
“我们干劲更足,脱贫信心也更足。”在该县熊寨镇箱包扶贫基地,一正在扶贫车间做箱包的贫困户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