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川、黔、滇四省区不少市县地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在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如何啃下深度贫困地区这块“硬骨头”?
同在泛珠三角区域,广东和上述四省区血脉相连,并建立了对口扶贫协作关系。当前,跨省区扶贫协作涵盖了产业、技术、教育、易地搬迁等多个领域,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协作格局。
在云南省昭通市的滇粤协作产业园,华坚鞋厂的400多名员工在生产线上忙碌,其中不少是当地贫困户。在贵州毕节金海湖新区的“毕节·广州产业园”,梵领服饰有限公司招聘的员工中,贫困群众和特殊困难群众超过一半。
这两家总部分别位于广东东莞、广州的企业,为何把生产基地建在大西南?
“随着西南地区高速公路、高铁等基础设施改善,东部企业可以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配置市场资源。”梵领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温人晃说,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有转移需求,毕节则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扶贫协作搭建了产业梯度转移的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在广东派驻对口帮扶地区扶贫工作组协调下,广东省组织393家企业赴桂、川、黔、滇四省区考察对接产业项目。其中,广东省内的企业确定投资项目176个,已完成投资24.91亿元。
今年1月印发的《广东省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施意见》提出,引导和带动更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共建工作。碧桂园集团就是经广东派驻百色扶贫工作组牵线搭桥到广西的。
挂职云南省昭通市副市长的广东省第五扶贫协作工作组组长邓浩全说,目前,东莞和中山两市正和昭通市着力推进职业教育联合办学。从2017年开始,由东莞、中山的中职学校在昭通每年分别定向招生1350名、720名初中毕业生,采取“1+2”、“0+3”等模式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广东就业。
国务院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组专家成员乔陆印说,泛珠区域通过产业、教育、劳务、旅游等形式的扶贫协作,有助于补齐我国区域发展短板,实现资源互通、产业互动、市场互联、优势互补和区域互惠,从而打赢脱贫攻坚战。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