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华
9月26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举行新学年开学典礼。学生7时30分集合,8时入场,等了一小时后,领导才纷纷登场,讲话,检阅学生。其间大雨如注,学生虽然穿着雨衣,但还是被淋了个透心凉。
又到开学季,军训、开学典礼等纷纷在各个校园进行。通过这些活动,众学子得到历练,受到触动,充分感受校园文化魅力,秉持学校教育理念,发奋学习,立志报国,显然是极有必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保持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让形式忠实服务于内容,确保取得实效,是活动组织者首先应该考虑的。
突降大雨,或许是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领导事先未曾料到的,属于“天灾”。其实细究起来,完全可以通过相对精准的天气预报获取相关气象信息,另选时间,从而避免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举行开学典礼,就看组织者是否肯稍微用点心了。如果根据学校日程安排,一定要在9月26日举行开学典礼,完全可以改在礼堂等封闭场所举行,选取部分学生代表即可,而不必悉数到场。借助先进的信息传播平台,同样能取得很好的预期效果。再者,雨是逐渐大的,如果在学生集合入场之后即进行开学典礼,学生可能不会被淋成“落汤鸡”。
现代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守时,是诚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如此多的学生面前,学校老师特别是领导的率先垂范作用尤为重要。学生们8时即入场,在瓢泼大雨中苦等一个小时,领导才姗姗入场,除了彰显领导的傲慢之外,还会给学生留下不守时的恶劣印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于学校而言,学生最重要,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培养优秀人才而开展,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显然是把这种顺序弄颠倒了,唯上,唯领导,为了取悦领导而任由学生淋雨。只是不知,在9月的冷雨中聆听领导训示、接受领导检阅的学生会作何感想?这样的开学典礼,意义又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