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9月27星期三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封未寄出的感谢信

发布时间:2017-09-27 08:14:29  

 

□晚报记者 文/

guojg1709195.jpg

杨伍英和养母手拿感谢信代表杨心中向张贵生老人致谢。

guojg1709193.jpg

杨伍英和养母合影。

今年6月,平舆县一位80岁的五保老人写了一封信,可这封信还未寄出,老人就阖然去世了。这位五保老人的养女找到记者,请求把这封信的内容公开,以实现养父的遗愿。记者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五保老人写的一封信变成了两封,其中一封是他的养女写的。

两封信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同样的心情,就是感谢70岁的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张贵生。

老人偏瘫二十多年

五保老人名叫杨心中。信是今年6月20日写的,后来他把信交给了养女修改。还未等寄出去,8月15日凌晨,老人突发心脏病去世了。杨心中的养女叫杨伍英,今年50岁。杨伍英的父亲和杨心中是兄弟关系。杨伍英的母亲去世后,父亲就把年幼的杨伍英过继给婚后一直未生育子女的杨心中夫妇。

“过去俺家比较困难,十几岁就出去打工了。后来结婚嫁到了外地,忙家庭、忙孩子,平时对养父母关心不够。”杨伍英对记者说,她在养父母家生活到十二三岁就外出了。之后虽然回家次数不多,但一直与养父母保持着联系,前些年她还接养父母到杭州家中小住,老人总是说在老家更方便,不愿给养女家添麻烦,没住多久就匆匆回老家了。

记者随同杨伍英来到平舆县庙湾镇念张村荣花村杨心中的家中。刚建好的两间房子里,一床一桌两凳子。看到有人来,杨心中的遗孀刘金枝急忙从屋里迎了出来。

“他偏瘫后我伺候他28年,这才刚搬入政府给俺盖的新房,剩下的就是好日子了,他咋就先走了呢?”刘金枝抹着眼泪说,她和杨心中一直很恩爱,虽然没有亲生儿女,但养女杨伍英也给他们带来了为人父母的乐趣。

记者了解到,杨心中1990年患脑血栓后身体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刘金枝不离不弃照顾老伴,因养女回来一趟不容易,生活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是给养女报喜不报忧。

记者再次和杨伍英一起看了杨心中写的这封感谢信。字里行间虽然有些无奈,但更多的是知足和感恩。

五保老人感谢邻居张贵生

杨心中在信中感谢的人是同村的张贵生,张贵生是一名退伍军人、共产党员,今年70岁。记者见到张贵生时,张贵生谦虚地说,他做的都是一些小事,平时看到杨心中老两口腿脚不方便,就想着帮他们一把。刘金枝接过话茬说,有一次张贵生帮忙给他家换银行卡,跑12公里到庙湾镇的银行营业点,工作人员说要到县城的银行才能换卡。张贵生又赶到距离庙湾镇十几公里的县城,连着问了几个地方,才找到换卡的银行,可营业员说头天晚上刚开过会,各乡换各乡的。张贵生又回到镇里银行营业点,营业员说这卡非得到县城银行换不可,镇里营业点换不了。第二天,张贵生又跑到县城那家银行说明情况,对方才勉强同意给换卡,但当天不能换,而且要杨心中本人前来方可换卡。第三天,张贵生用三轮车把杨心中夫妇拉到县城银行换了卡。就是因为换卡这次经历,让杨心中老人萌发了给老邻居写封信的念头。

杨心中在信中写道:“像这样连着几次到县城、到镇里跑腿办事,对于一个脑血栓后遗症的80岁老人来说是何等的困难。人家贵生也是70岁的人,跟咱无亲无故,为咱五保户跑了那么多的路,吃了那么多的苦,让我非常感动。还记得有一次,我有病在驻马店住院,出院后当时在医院报销一次。回来后到县里再报销一次,可县里要我在驻马店市的出院证明和住院病历。当时天空正下着瓢泼大雨,张贵生冒雨到驻马店帮我办齐了手续。2015年4月的一天夜里刮大风,我家房顶上的瓦被风刮到地上摔碎了,张贵生开着三轮车到集上买回来油毡和瓦,又找人帮忙到房顶上把瓦铺好。要不是贵生及时把房子收拾好,这房子非得淋塌不可。”

“每年到镇里照像、到医院检查身体,都是张贵生开着三轮车带俺去。在生活方面,张贵生家每次做好吃的,都会给我们送来点。对我们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我们老两口打心眼里表示感谢。2017年3月,我突然病重,危急关头,张贵生打了120急救电话。救护车来后,张贵生陪着我到县医院帮忙办住院手续,跑前跑后。俺住院那些天不能回家,家里都是张贵生的爱人帮忙给俺家喂鸡。2017年5月,政府给俺家盖了两间新房,我又盖了一间小灶屋,支锅、接电线,安装水管……张贵生连着帮俺干了6天。张贵生为俺做的好事一箩筐,说也说不完。所以我今天特意写这封信,感谢张贵生这样的好人。”杨心中在信中写道。

换卡经历让他写了这封信

杨伍英说,自己远嫁杭州,天天为生活、工作奔波,一年难回几次老家。养父患病后全靠养母照顾,老两口相依为命。看了这封信,她才知道他们有那么多困难。去年养父病重,她回来一次,知道张贵生为养父母付出了很多。杨伍英话语间满是对养父母的愧疚和对乡邻的感谢。

杨伍英告诉记者,今年8月15日凌晨,养父心脏病突发不治身亡,是张贵生和村干部杨爱华及父老乡亲帮忙料理了后事。她接到养父病危的电话后立刻从杭州动身,第二天凌晨赶到平舆老家后,也没能再见养父一面。所幸,张贵生和村干部以及乡邻把养父的后事办得很周到。

从杨伍英口中记者得知这封信产生的缘由。那次张贵生拉着老人到县城银行换卡,看到张贵生无微不至地照顾杨心中老人,银行保安在帮忙的同时随口问养父:“他是你儿子?”养父说不是。“女婿?”养父说也不是。“邻居?”养父说是。保安感动地说:“我看到雷锋了!可惜我这会儿没带手机,要是用手机拍下来发到网上,老大爷你可成网红了。”

听完保安一番感慨,杨心中很激动。于是,杨心中老人萌发了写封表扬信的念头,老人打电话把这个想法告诉养女后,养女说,自己读书不多,还是找个村里人帮忙写吧。

今年8月,杨伍英正为养父母住上新房高兴时,谁知养父住进新房不到20天就因病去世了。不能让养父留下遗憾。杨伍英表示一定要完成养父的这个遗愿,以此表达她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感激之情。等过了养父的五七,就把年近八旬的养母接到杭州和她一起生活。

记者就此封感谢信采访张贵生时,张贵生对记者说:“我做的一切不过是履行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职责,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守在家的老人应该互相照顾,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邻里之间和谐共处、互相帮助,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1978年退伍的张贵生曾经在部队8年,这位乐于助人的老党员感到最辉煌、最难忘的事是他1973年在部队写的一首诗《战士向党表忠心》。该诗曾被所在部队连续几年在欢送退伍军人仪式上朗诵,感动了很多退伍军人。张贵生也被自己的这个“才华”感动着,并以此为标杆,在生活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