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快乐出发,世界那么大,任风吹雨打,梦总会到达。向快乐出发,别害怕,幸福就像天边灿烂的晚霞……”歌曲《向快乐出发》欢快、励志,不仅有许多人传唱,而且是一首鼓曲,敲起来既有万马奔腾之气势,又有大珠小珠落盘之韵味。听着孩子们打得有板有眼,张爱国满意地离开教室。作为驻马店雷音打击乐学校的校长,张爱国没有当甩手掌柜,每天都会早早来到教室等待孩子们。
□晚报首席记者 高琳琳 文/图
张爱国在教学生打鼓。
喜爱音乐钟情架子鼓
门外听音,门内看景。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张爱国的雷音打击乐学校,一走进教室,就看到一个鼓的世界:大鼓、中鼓、小鼓荟萃一堂,让人眼花缭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愿意去做,肯定能做好。”今年50岁的张爱国从事这一行已经32年了。他说,自己从小喜欢音乐,当初只是略懂皮毛,后来参军到部队加入了军乐队,退伍后分配到市青少年宫教音乐。
刚上班时,架子鼓在市区鲜为人知,为了更好地学习,张爱国到上海师范大学学习打击乐。他喜爱架子鼓的原因是架子鼓不仅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且通过双手和双脚配合,可以变化出无穷无尽、各具特色的音乐效果。
在市青少年宫工作期间,张爱国一手拿着鼓槌,一手持着教鞭,对自我作了新的诠释:在舞台上,做优秀的鼓手;在讲台上,做优秀的老师。
悉心培育音乐人才
一匹快马,需要好的骑士,才能跑出它的脚力;一把宝剑,需要好的武士,才能发挥它的威力;一名学生,需要好的老师,才能茁壮成长。张爱国就是这样一位老师,他教学风趣幽默,孩子们都喜欢跟他学习。
针对教学,张爱国有自己的观点,他根据不同需求、不同资质的学生,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有的放矢。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张爱国坚信,打鼓和学习并不冲突,如果合理安排,能相辅相成。打鼓对一个孩子的思维训练作用明显,对记忆力的培养尤有功效。
在绚丽的舞台上看架子鼓表演也许你会觉得很酷,只有练习过的人才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酸甜苦辣。
遇到学生有颓废情绪时,他总是耐心劝说:不要追求速度,不管做什么样的练习,放松和稳定的节奏才是最主要的。如果练习几分钟感到手臂、手腕疲劳,就放慢速度练习,只有坚持才能做到最好。
“架子鼓的学习不仅是动作的简单记忆、四肢协调的理念传递,还要有针对性和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张爱国说,要让学生理解而且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会、做到,这需要一系列的练习。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近几年,每到秋季开学,张爱国就会面向社会免费招收一些喜爱打鼓的孩子,教他们学习非洲鼓。多年来,他教的学生有数千人,参加过全国各地的比赛,获得无数荣誉,每年为各大艺术院校输送不少人才。
为大家传递快乐
“未来之星”全国特长生文化艺术周最佳园丁奖、全国优秀辅导教师、全国好鼓手优秀指导奖……张爱国获得了许多荣誉,他还是河南省电声音乐协会理事、市打击乐学会会长。
对于荣誉,张爱国看得很淡。张爱国说,作为老师,他最大的荣誉不是几张奖状、几本证书,而是能够培养出不同凡响的学生。如今,他已经不需要什么奖杯,他的学生就是最好的奖杯,况且在艺术教育圈里,口碑胜过奖杯。
张爱国说,有的老师不一定教你太多技术上的东西,但精神的力量很重要,它能够感染你、打动你,甚至鼓舞你一生。前来学习的学生都知道,他们的老师爱学习。“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自己得有一桶水;要想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就要努力拥有一缸水。”张爱国这样要求自己。
张爱国经常说,鼓手,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是一个沉稳、踏实、有内涵的人,是一个有时间观念的人,也是一个生活有条理的人。只有在打击中感受到放松,感受到快乐,教者才有干劲,学者才有兴趣。他希望自己是位好鼓手,教更多的孩子喜爱音乐,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