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任羽 文/图
8月26日上午,记者在市职工活动中心的乒乓球室见到了游继承。已经96岁的游继承每天坚持打乒乓球,他与乒乓球结缘已近50年。70多岁时,他参加全市老年运动会,并连续7年荣获乒乓球比赛冠军。81岁时,他代表我市参加全省老年乒乓球赛。除了热爱运动外,他还喜爱写诗词,喜爱书法。近百岁的游继承书写了我市老年人的一个传奇。
正在打乒乓球的游继承。
游继承和女儿游嘉珍在向记者展示获奖证书。
打乒乓球成为全家人的爱好
1921年出生的游继承在市乐山大道北段的鹏宇·天下城居住。前几年,他经常坐公交车去区老干部活动中心打球,约好和老年人一起打。最近几年,孩子不放心他独自出门,就骑电动三轮车送他去打乒乓球。到了乒乓球馆,往往是儿子游嘉强、女儿游嘉珍轮番上阵,陪他打球。一个小时下来,游继承丝毫不觉得累,反而因为适度的运动而感到浑身轻松。
谈起当初为何与乒乓球结缘,游继承说:“40多岁时,单位的一个同事硬拉着我打乒乓球,开始我不会打,连球都接不住,后来打得多了,才慢慢感兴趣。直到后来在一次比赛中,我取得了名次,才增强了信心。再后来,我去北京的女儿家,一位教练的话给了我自信。他说,‘学会打乒乓球,终身受益。’”
在游继承的带领下,儿子、儿媳、女儿都学会了打乒乓球。一家人从这项运动中找到了健康和快乐。如今,他们已经不是单纯地陪伴父亲打球,趁父亲歇着的时间,儿子游嘉强还会找自己的同龄人,打上一通乒乓球,直到过瘾为止。
70岁才退休
人生的道路有曲有直,游继承的人生也不例外。1938年,游继承目睹了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驻马店,他过了两年失学、失业逃难的生活。为了帮助父亲负担全家生活,他在避难时,曾放过牛、种过田,挑过大粪。他还随着父亲翻山越岭贩运大米,肩磨破、鞋磨穿,他还是咬着牙坚持干。
1956年,他进入市文教局工作,生活道路才有所好转。1960年,他进入开封师院函授班学习,才算了却上大学的夙愿。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被隔离审查,进入“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改造,接受批判。这一段坎坷的道路从1966年一直走到1971年,他被调至自来水厂后,生活才逐渐转入好境。
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然而,此时的游继承已经进入老年。由于他干劲大,加上工作需要,他到70岁才退休。
就在这十余年间,他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4年,他被选为工会代表出席市总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1989年,他被报省批准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会员”。同年12月,他作为文联代表出席市文联第二届代表大会。
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彩
退休后,游继承的生活因为乒乓球、书法、诗词而变得丰富多彩。
1987年至2005年,他先后被批准为市、地、省、国家级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先后被选为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副会长、名誉会长,参加地、市、省历次书法展和全省中原书法大赛、国际书法赛并获奖。除了参加活动外,他每天还自练书法,多年来从不间断。
“父子同乐戏乒乓,一攻一守喜气扬。忆昔双双曾获冠,不为名利为健康。” 这首题为《父子同乐玩乒乓》是游继承2016年3月所作。这样的诗词作品他已经积累了600多首。接下来,在孩子的帮助下,他的诗词集也将出版。写诗词,是游继承的另一大爱好。1994年,他加入市老年诗词学会,并被选为理事。在他看来,写诗和练书法一样是比较高雅的活动,可以陶冶情操,预防老年痴呆。
游继承最爱的还是他的乒乓球。1991年至1997年,他参加全市老年运动会,并连续7年荣获乒乓球冠军。81岁时,他在三门峡市参加全省老年乒乓球赛时,还接受了当地记者的采访。2003年,82岁的他在全市老年运动会中获金牌、铜牌各一枚。
84岁出版《回忆录》
游继承的老年生活用“精彩”一词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记者手中的一本明显泛黄的小本子,就是游继承于2005年6月编著并出版的《回忆录》。书中记录了他的一生,有家庭成员情况,有童年、求学、工作经历,还有运动与健康,以及生活道路的波折曲直。听游继承讲,这本书出版后,他送给了自己的亲人、老友。如此坦荡面对自己的人生、如此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好友亲人,记者还真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老人。
“我希望我的同辈和我的后代看了这个《回忆录》后,多少能得到一点启发:在幸福时要学会珍惜,在痛苦时要学会奋斗。”这是写在《回忆录》前言最后的一段话。
游嘉珍:“我父亲心地善良,与人、与世均无争。说起来,开始是事业单位,后来却到了企业,就这他都不埋怨,也不说什么。遇到有人跟他提退休工资,他就说,‘我不和你们比工资,我和你们比后,我家的博士后多。”
“我很知足,知足常乐。” “我有福,享孩子的福,托共产党的福。”“我打球、写书法就是为了身体健康。”在采访中,游继承如此感慨道。
采访札记
幸福时要珍惜 痛苦时要奋斗
□任羽
“在幸福时要学会珍惜,在痛苦时要学会奋斗。”这是一位老人的人生感触,同时也是一位老人最真诚的告诫。生活纵然充满磨难,但也要鼓励自己,坚持奋斗;幸福来临,也不要得意忘形,要学会珍惜眼前,珍惜身边人。
游继承回顾自己一生,说他经历了“好-不好-好-坎坷-好-更好”的人生历程,夕阳无限好,哪怕近黄昏。老当益壮,精神更旺盛,他对生活充满热爱。“心情舒畅,脑体不闲,规律生活,生死坦然。”这就是他的养生之道。
游继承深有体会,身心健康是人生之最大幸福。记者在这里将游老的做法列举出来,希望能够帮助更多老年人:
1. 动静结合。早上至广场做保健操,或打乒乓球。上午练书法或走亲访友。中午午睡30至60分钟。晚饭后散步、看电视。
2. 清心寡欲,多静养,保持心理平衡,心情舒畅,多奉献少索取。
3. 注意饮食。坚持早上起床后喝两杯温开水。坚持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多吃蔬菜少吃肉类。
4. 生活有规律。按时起睡,按时就餐,按时练功。
5. 有病医治。对病魔一不害怕,二不轻敌,做到防大于治。
6. 经常阅读老年保健方面的报刊,经常汲取保健经验和保健知识,经常注意并摘抄有关养生歌诀和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