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8月21星期一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新民独具魅力的夕阳人生

发布时间:2017-08-21 08:41:03  

□晚报记者   王莹   /

每个人都会变老。有的人老了,变得老而无为;有的人老了,却愈加绽放出生命的魅力和光彩。1953年出生的王新民今年64岁,作为驻马店二胡学会秘书长、驻马店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驻马店市直老年大学民乐队队长,他执着于晚年的艺术追求,用音乐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创造出独具魅力的夕阳人生。

 reny170853.jpg

王新民

 reny170852.jpg

喜欢唱红歌

王新民家住驻马店内衣厂家属院。他非常热爱文艺,作曲、指挥、拉二胡、拉板胡、拉手风琴、拉小提琴样样拿手。2006年,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成立了激情广场歌友合唱团。这个合唱团成员大部分是退休人员,大家一起编排节目,免费在广场、社区为大家演出。

20115月,前王社区党支部书记夏友林找到王新民,让他负责成立一个群众文化艺术团。组建后的群众文化艺术团有120名团员,设有歌舞队、合唱队、腰鼓队、模特队。

缺少合唱用的乐器,王新民就买来手风琴、笛子等。为了方便大家识谱,他就印刷了几十本歌谱发给大家。有人不会唱,他就耐心细致地一遍一遍地教。每一次排练,他总是第一个来到现场,早早架好音响设备……“上任”后的王新民虽然没有任何报酬,但作为团长,为了把合唱团办出特色,他可谓挖空了心思。

动听的红歌唱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改革开放,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王新民带领大家排练了《毛主席是各族人民心中的红太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啊,亲爱的妈妈》《我爱你,塞北的雪》《长征》《过雪山草地》《浏阳河》《毛主席的恩情永不忘》等数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积极带领团员去驻马店天中广场、世纪广场、南海公园义务演出,并且一场比一场精彩,深得观众的喜爱。

“我用一颗热爱文艺的心讴歌生活的同时,也收获了友情、快乐与健康。”王新民告诉记者,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歌唱,已经不仅仅是在唱歌了,“唱的还是幸福生活、和谐乐章以及对党和祖国的热爱。”

成立民乐队

悠扬的二胡、温和的中阮、高亢的唢呐、低沉的大提琴……老人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排练,他们两鬓斑白却精神矍铄。他们沉醉在音乐的殿堂里,那专注的神态、愉悦的神情,在夕阳的辉映下,构成了一幅温馨从容的画面。

每周二和周四下午,驻马店市直老年大学里,总能传出阵阵民乐声。

你可不能小看了这支民乐队,它是目前我市在业余广场中规模最大的民乐队,固定队员有30多人,涉及有中阮、月琴、柳琴、扬琴等弹拨乐器,锣、鼓、钗等打击乐器,笛子、箫等吹奏乐器,高胡、二胡、大提琴等拉弦乐器。“乐队的配置很专业,民乐队应有的乐器这里基本都有。”王新民告诉记者。

2006年的第一场演出开始,王新民不仅多次参与广场演出,还多次参与我市新年音乐会演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他很快在我市文艺界名声大振。2013年,驻马店市直老年大学为营造浓厚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养老品牌化建设,决定打造一支高水平民乐队,市直老年大学主任毛卫东首先想到的就是王新民。

而此时,用乐器传递快乐的想法也一直在王新民的心中酝酿着。就这样,王新民接受了毛卫东的邀请,成了驻马店市直老年大学民乐队队长。

做啥都得做好,不能有半点儿马虎和应付。队员们都知道,王新民工作是出了名的认真。每次上课前,他都是认真备课、选教材,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队员,他除了统一上课外,课余时间还因人而异进行辅导。没几个月,乐队就能演奏十多个曲目。除了进行民乐合奏外,他们还为独唱、合唱、戏曲伴奏,有时还协助外单位演出。

奏响幸福曲

民乐队每次演出,都会受到观众的好评。而他们听到最多的,则是居民的羡慕声:“看人家这些老太太、老爷子,聚在一起拉一拉、吹一吹,活得真有滋味。”有了这些精神上的收获,队员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

“目前的民乐队已经很成熟了,只要给我两天的时间,我就可以给你准备一场高水平的演出,包括舞蹈、独唱、小合唱、器乐合奏、器乐独奏等。”王新民告诉记者,目前的民乐队不乏有闫志坤、马成宝、尹月兰这些从杂技团退休的专业人才,他们擅长中阮、月琴、二胡、口技、笛子表演,还有从专业院校退休的老师。民乐队经常练习的有五六十首比较熟练的曲子,可以随时拿上台的曲子有三十四首。“我们参照的是北京‘北海乐队’的演出方法,我和队员们也曾自费到北京观看‘北海乐队’的演出,学习人家的理念。”王新民说。

据了解,“北海乐队”是活跃在北海公园的一支义务团队,演出时间为上午9时到下午6时。“北海乐队”在北京有很多粉丝,很多人专门从很远的地方跑过来观看“北海乐队”的演出。很多铁杆粉丝表示,观看“北海乐队”的演出是他们每周最盼望的事。

王新民告诉记者,每周日下午,乐队全体人员都会准时在驻马店儿童公园进行演出,很多市民都会前去观看。“我们已经坚持4年多了。我们的队友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热爱生活,追求快乐!我们的口号是传递快乐。这个队还有个名子叫‘欢乐队’。大家在一起吹拉弹唱,给居民带去欢乐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很开心。曾经有人告诉我们,我们的乐队在哪里,他们的欢乐就在哪里。这让我们很感动,也给我们以后的演出增加了信心。我们有信心打造属于咱驻马店的‘北海乐队’。”

“我们从不搞商业演出,组建乐队就是为了发挥余热。”王新民告诉记者,乐队每年都要举办一些比赛、演出一类活动,可以说做到了活动天天有、人人乐。大家做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采访札记

发挥余热 服务社会

□王莹

每个周日下午,乐队在驻马店儿童公园演奏的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乐曲,听乐曲的大多是老年人,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听他们熟知的音乐,记者认为他们绝不单单是听听乐队演奏的。从他们聆听时沉思的表情上,记者读出了这些经历了风雪雨霜的老人们,在这朴实无华的音乐里被勾起的,是那个已经逝去的青春年代的美好记忆。每支曲子演奏结束,观众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那热闹的程度绝不亚于专业乐团在音乐厅举办音乐会的场面。古代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当自己的音乐有了听者的时候,才是有意义的。王新民的乐队几年如一日为百姓演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听众群,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我们已经义务演出了300多场。”听到王新民轻松地说出这句话时,记者被感动了。记者觉得他不满足于自己的快乐,选择了为社会服务,堪称“老有所乐”的至高境界。不仅如此,因为有着良好的家庭氛围,王新民的儿子和孙子对音乐都非常喜爱,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状态着实让人羡慕。采访当日,王新民的孙子刚从郑州参加河南电视少儿春节晚会节目选拔赛回来,他弹奏电子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告诉记者,爷爷给他树立了榜样,他长大也要做一个像爷爷一样让自己快乐、让身边的人快乐的人。

看电视、读报纸、下棋、散步、扭秧歌、打太极拳、上老年大学……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了。近年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白发一族”的养老问题,各级政府在生活、医疗、社会救助等方面都采取了许多措施,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然而,在保证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老年人应该怎样安度晚年,实现“老有所乐”?对此,王新民发挥余热、服务社会的精神对周围人来说,不仅是一种感动,还是一种启示。

老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老人有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行为,受影响的不仅是其子女,还包括广大的青年一代。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我们社会共同的幸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