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救助体系
救助站助未成年流浪人员回家
工作人员全天24小时巡查
□晚报记者 苏 莉
本报讯 昨天上午,市救助管理站巡查人员在市置地大道西段发现,一名老人带着孩子在乞讨。巡查人员与老人沟通后,将两人接到救助站并送其回家。
“关爱未成年人,杜绝未成年人街头流浪乞讨,切实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昨天,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刘竞汝对记者说,市救助管理站成立了 “救助保护街头流浪未成年人行动小组”,全天24小时巡查。
“老人家,孩子现在正是长身体、学习的好时间,咱不能把他带出来乞讨。”当日上午8时许,在市置地大道西段,巡查的工作人员对一60多岁的老太太说。“这是我孙子,他父母都到外地打工了,我俩在家没事,出来转转,给孩子挣点儿钱花……”老人说。工作人员了解到,祖孙俩是汝南县农村人,老人趁暑假带孙子沿街乞讨。
“这样做是不对的。”工作人员说,“孩子七八岁了,需要健康的成长环境。跟我们到救助站歇一歇,我们送你们回家。”
当日中午,在市文明大道中段,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发现,一对夫妻带着大约10岁的女儿乞讨。经调查,乞讨的男子叫沈军,是遂平县农村人。因为他身体残疾,当地政府部门专门为其办理了低保,并实施相应的救助。然而,趁着暑期,他还是带着妻女乞讨。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沈军同意回家。
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对由父母或监护人携带未成年人乞讨的,工作人员将劝说其返乡,无力自行返乡的由救助站护送返乡;对暂时无法核实身份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站在救助的同时,及时发布寻亲信息,并协助公安机关及时采集DNA信息,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帮助他们早日回归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