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腿上总是挂着尘土
——记市人社局派驻汝南县三桥镇魏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曾庆生
□晚报记者 于河伟文/图
曾庆生(左)走访慰问贫困户。
“曾书记,到俺家喝杯水吧”。“不了,我到老李家看看牛养的怎么样了。”昨日,在汝南县三桥镇魏庄村,提起市人社局派驻的第一书记曾庆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曾庆生2015年9月刚到魏庄村时,该村有贫困户165户635人。截至2017年8月,该村贫困户已经减少到91户335人,人均纯收入也由原来的2210元,增加到现在的4156元。
曾庆生先后被评为调研宣传先进工作者、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
面对落后局面不畏惧
魏庄村是汝南县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村,有土地4750亩,常住户611户,2460人。其中贫困户165户,634人。曾庆生刚到魏庄村时,镇干部把他领到上世纪60年代放置农机具的村委办公室,打开两扇老木门,屋里阴暗潮湿,一股霉味扑鼻而来。面对这些,曾庆生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认真调查摸底,研判村情,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深入村民家中拉家常,摸实情,再结合每户实际研判发展方向并形成可行性规划。通过调研详细了解村情村貌后,下定决心要解决村民的困难。
为了群众无怨无悔
贫困户王民,家里3口人,妻子和儿子都患有精神病,居住在25平方米的小瓦房里,经济条件异常艰苦。曾庆生了解情况后,经常到王民家中鼓励其树立生活信心,并帮助他利用自己的土地开展实验,拿出三分地种植甘蔗,三分地种植蔬菜。其中,三分甘蔗投入资金600元,收入达到3000元。贫困户张留岁患有慢性病,家庭人口多。根据他的情况,曾庆生帮助他投资300元购买工艺品模具,为公园提供儿童绘画用的人物、动物等工艺品,每到周末就到公园销售,月增加收入4000多元。
不畏艰险攻坚克难
“老刘,把门前卫生打扫干净啊!”“曾书记,你放心,路都修到俺家门口了,俺一定把卫生打扫干净。别走了,到俺家里坐坐吧,中午手擀捞面。”这是曾庆生到魏庄后经常遇到的情景。2015年12月,曾庆生与村干部一起迎风雪、战严寒,为该村协调一批整村推进项目,投资70万元修建水泥道路3.5公里;以工代赈,投资30万元修建水泥道路1.2公里。2016年下半年,又积极协调县级财政资金修建水泥路8.7公里,总投资300多万元。目前,魏庄村12个村民组全部通了水泥路。
为解决村委办公室房屋破旧的问题,曾庆生协调相关部门整合资金20万元,新建两层12间基层党员群众服务站,并协调资金8万元,改善了村委办公条件。同时,还协调资金新建了村民健身广场和文化大舞台。
魏庄村魏胡小学基础设施差,教室房屋还是上世纪60年代的老建筑,逢雨必漏,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曾庆生积极协调教育部门整合资金200多万元对校舍进行了改造。学生家长张长来逢人就说:“曾书记解决了俺村几代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为我们后代做了一件不敢想的大实事。”
驻村工作任重道远。曾庆生没有满足现状,脚上总是沾满泥巴,裤腿上总是挂着尘土,汗水浸透衣服,穿梭于村民之间。“撸起袖子加油干,人生道路不畏难,只待人民小康现,蓦然回首心静坦。”曾庆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