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明理送姚建秋到驻马店西站乘车。
姚建秋向记者展示他的伤残证。
□晚报记者 胡智慧 王永良 王 瑞 文/图
“您好,这位老人一个人坐高铁,请帮忙照顾一下,谢谢!”8月13日上午,记者和驻马店金悦大酒店大堂经理北明理一起,把湖南的姚建秋老人送上了从驻马店西站开往武汉的G50次列车,并一再叮嘱列车乘务员照顾好老人。看着老人坐着轮椅被安全推进车厢,记者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酒店来了一位“特殊客人”
随后,记者赶到位于驻马店火车站旁边的金悦大酒店。在见到老人之前,记者从北明理那里了解到一些关于老人的情况。
北明理告诉记者,8月9日晚上10时许,一位瘦弱的老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位老人独自坐在酒店大厅的椅子上,身边放一个行李箱和一个协助行走的辅助器。他上前询问老人的情况,但没有任何收获。直到晚上11时,老人仍一个人坐在大厅里。“我看他都坐不稳了,估计是体力不支。”北明理说,由于时间很晚了,他便让工作人员给老人开了一个房间,让他先休息。老人腿脚不便,北明理把老人抱回了房间。
老人享受贵宾待遇
第二天一大早,北明理和酒店工作人员带着早餐来到老人的房间。看到眼前的场景,老人终于说话了:“你们对我真好!”说到这里,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随后,老人称自己名叫姚建秋,是湖南人,今年86岁,一个人从北京坐高铁来到驻马店。
“昨天是谁把您送到宾馆的?”北明理关切地问。姚建秋说,送他的人他也不认识。他下了公交车后,实在走不动了,便求助路人把他背到了酒店里。
老人这么大年纪,怎么会一个人去北京?为什么又来到驻马店?“您的家人呢?”北明理继续询问老人,想了解更多信息。“我有一个儿子,但我们不在一起生活。我身体好得很呢!”姚建秋说。当北明理提出联系老人的儿子时,老人有些激动:“我儿子在广州打工,不要麻烦他。”
在酒店住了4天,姚建秋受到了贵宾般的待遇。每到吃饭的时候,北明理都安排酒店工作人员把饭菜端到老人的床前。4天过去了,但姚建秋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
“他一个人这么住下去不是办法啊。”北明理说,担心老人出现意外,他想联系老人的儿子。
经过姚建秋同意,北明理在姚建秋的手机里找到了老人的儿子姚晓政的电话。“我们是驻马店金悦大酒店的工作人员,您的父亲行动不便,在我们酒店住好几天了,您是不是过来一趟把他接回去?”电话接通后,北明理讲明事情的前后经过。北明理说,对方在电话中称:“我跟父亲很多年没联系了。有什么事他可以搞定。”无奈之下,北明理向记者求助。
对驻马店人赞不绝口
姚建秋说,他1950年参军,参加过抗美援朝,1954年从朝鲜回国,1958年退伍。在上甘岭战役中,他所在连队的200多人最后只剩下17人。在这次战役中姚建秋身负重伤,做了一次大手术。说完,姚建秋小心翼翼地从内衣口袋里拿出自己的证件。身份证上的信息显示,姚建秋是湖南省桃源县人,1931年8月出生。
姚建秋说,现在自己年纪大了,想四处逛逛。“我之前身体好得很,眼不花、耳不背、腿脚也很利落,在这之前从未用过拐杖。”姚建秋娓娓道来,第一站他去了北京,玩了几天后,他想来驻马店看看,因为他刚退伍的时候,曾在驻马店和明港待了一年多,对驻马店有很深的记忆,纯朴善良的驻马店人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现在驻马店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变得更漂亮啦!”记者向老人介绍。
姚建秋表示,来到驻马店,他本来想到处走走、看看,没想到腿受了伤,只能躺在床上。“真的很遗憾。”姚建秋说。“酒店的人把我照顾得特别好,你们驻马店人真好。”说着,姚建秋不断向记者竖起大拇指。
姚建秋说,自己住在桃源县农村老家,每月可以领到由政府发放的各种津贴3000多元。虽然80多岁了,但他平时身体硬朗,没有多大毛病,这次出门腿脚不便是意外。
确定了姚建秋的身份,记者和酒店的工作人员对他更加悉心照顾。姚建秋也一再对大家表示感谢,夸驻马店人“好”。“您是英雄,我们照顾您是应该的。不管您去哪儿,大家都应该尊敬您。”北明理对姚建秋说。
之后,记者和北明理商量,第二天为老人请医生检查伤情等事宜。
老人坐上回家的列车
“我们已经联系到医生来给您看病,让您健健康康地回湖南老家。”还没等记者说完,老人便打断了记者的话:“我不能再麻烦你们了。我可以自己回去。”拗不过老人,记者再次与老人的儿子联系。
记者多次拨打姚晓政的电话后,姚晓政终于接了电话。几经沟通,姚晓政表示,愿意接父亲回家。怕父亲坐长途车辛苦,姚晓政请求记者给老人买一张到武汉的车票。然后,他安排朋友去车站接父亲。随后,记者和北明理一起叫车,把老人送到了驻马店西站,并帮老人购买了车票。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