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观察
□郭元鹏
据《宁波晚报》报道,“香港夏季流感暴发,已造成300多人死亡”。近期,一则这样的消息让不少人担忧。记者8月8日采访了宁波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易波。他表示:甲3型流感不比其他流感病毒更毒,市民不必过于恐慌,香港的高致死率与统计方法和解读方式有关。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吓人的流感”就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成为所有人热议的话题。按说,关注“吓人的流感”原本是对的,只有增强了防范意识,才能更好地抵御流感的侵袭。
然而,我们却发现这一消息慢慢变了味儿,从对科学的探讨变成了对流言的传播。在网络上,更是有各种预防的特效药叫卖。人们成为惊弓之鸟。
流感是全球性的问题。随着人口流动频繁,流感很容易扩散传播,应提高警惕,但不用过度担心。专家建议,近期赴港不必过于担忧,但要注意防护,首先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另外,就个人的防护来说,最简单有效的还是注意个人卫生。如此看来,其实香港的流感并没有多少特殊之处,关键在于科学地生活,积极预防以及保持理智的心态。
防范之心是需要的,却没有必要杯弓蛇影。比“吓人的流感”更可怕的是“瞎说的流言”。每次一种疾病传播,都会遭遇流言蜚语的侵袭,这是最可怕的社会病。
对于有关部门来说,应该积极回应市民疑虑,用科学的事实说话,发布相关信息的时间要早于流言蜚语。而对于市民来说,则需要保持冷静和镇定,不能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才能打好安全健康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