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赖”定制专属服务
——河南以打促执挤压“老赖”生存空间构建诚信社会
“您所拨打的手机机主已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请督促其主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近日,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法院为“老赖”定制的专属彩铃,让其闻风丧胆。“老赖”纷纷到法院履行义务,恳求早日撤销彩铃。
“执行难”一直是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介绍,自2016年最高法院部署“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任务后,河南法院向执行难发起决战,取得突破性进展。
河南省高院执行局局长周明杰告诉记者,2016年河南省法院共收执行案件31万件,2017年预计收执行案件36万件。立足以打促执、依法执行,河南省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起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公检法、人民银行、民航、铁路、公安、边防等50余家单位共同参与的解决“执行难”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解决“执行难”工作大格局。
面对不断涌来的执行案件,河南在对“老赖”实施禁止乘坐飞机、高铁、购买不动产、旅游、度假等高消费行为之外,打出惩戒“老赖”系列“组合拳”。省纪委、省监察厅对妨碍、干扰执行工作的党员干部及时组织核查,依法依纪追究党政纪责任;省委组织部对“老赖”实施公务员招录、入党以及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限制;省发改委进行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限制;省工商、税务等部门限制此类人员担任企业、银行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高管。
今年6月,中牟县的苏某在准备参与某项目投标时,被告知因在失信“黑名单”内,不具备竞标资格。眼看大好商机被别人抢走,苏某懊恼不已,主动给法院送去10万元执行款,希望尽快从“黑名单”中删除。至此,一起交通肇事赔偿案得以执结。7月,巩义市公职人员胡某等4人因为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被巩义市纪委处以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被称为迄今为止最为严厉、操作性更强的一系列惩戒措施,消化了大量一般性执行案件。
有效破解“执行难”,使河南各级法院的司法权威性和公信力显著提高,街头巷尾热议执行、人人谴责失信行为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诚信社会建设。许多被执行人一改以往拖、躲、藏的做法,选择主动履行。据统计,去年河南省共有5.6万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