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任羽 文/图
他出生于1925年,今年已经92岁。虽已是鲐背之年,但犹如老小孩的他还是每天骑着三轮车,四处转悠。一辆三轮车,一个小马扎,92岁的他兜里揣着钱,一转就是一天。想去骏马河畔听戏,他就去听戏。想去广场看老人锻炼,他就去看热闹。想吃好吃的,他就掏钱买。这样的日子倒也过得自在。7月30日,记者在驻马店开发区金河街道东高居委会关庄,见到了这位自在的老人。
关明忠和儿媳周桂兰。
油条是关明忠最爱吃的。
关明忠常在三轮车内放一个小马扎。
像个老小孩
老人名叫关明忠。是一位热心读者打来电话,记者才知道在关庄有这样一位老寿星。记者一路打听,找到了关明忠的家。
不巧的是,老人又像往常一样,骑着三轮车出去转悠了。留在家中的是关明忠70岁的儿媳妇周桂兰。
关明忠只有一个儿子,老伴也早就过世。两年前,周桂兰的丈夫去世,关明忠就跟着儿媳过日子。
周桂兰育有两男两女,孩子均已成家。目前,周桂兰和公公关明忠与小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家中有一对龙凤宝贝,院子里热闹非凡。孩子的哭闹声和笑声混杂在一起,显示出这个四世同堂家庭的不一般。
在周桂兰眼中,关明忠就像个老小孩,他想要什么就会“闹”。今年上半年,关明忠看到别人骑着电动三轮车,速度快,就跟家人“闹”着要。孝顺的孙媳妇池秋香开始害怕爷爷骑不好,但看爷爷实在喜欢,就给买回来一辆电动三轮车。
谁知,喜滋滋的关明忠刚骑上车子,手一拧把,车子飞一般地跑了出去,幸亏孙媳妇死命拽住,车子才停了下来。这下可吓住了关明忠,当天就推着车子,退给了商家。骑不好电动三轮车,关明忠还是老老实实骑起了自己的脚蹬三轮。因为爱四处转悠的他没有三轮车,可就跑不远了。
虽然已经92岁,但生活能完全自理的关明忠一点也不让家人操自己的心。
前段时间,他嫌自己的床睡着不舒服,就自己去家具店选了张床,还自己配好床垫。等晚上床铺收拾好,关明忠美美地躺在床上睡觉。
骑着三轮车 四处转悠
据周桂兰讲,关明忠年轻时就爱干活,尤其爱干菜园子里的活儿,从不歇着,还喜欢干地里的活儿。现在年纪大了,做饭、洗衣服的活儿都是周桂兰和孙媳妇帮忙干的。除此之外,周桂兰就没操过公公的心,他将自己打理得舒舒服服。
1967年,周桂兰就嫁进了关家。风风雨雨50年,周桂兰和丈夫撑起了这个家。如今,丈夫撒手而去,周桂兰独自担起照顾公公的责任。
“他就跟小孩一样,没心眼,跟别人争执了也不生气,该吃吃,该喝喝。”周桂兰说,公公关明忠脾气好,从不好与人闹矛盾,也不爱生气,这大概是他长寿的最主要原因。
冲两袋豆奶,吃两三个鸡蛋、一块馒头,就是关明忠的早餐。不爱吃青菜,是他的一大习惯。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依然爱吃香的,尤其爱吃油条,爱喝鱼汤。有时他嫌家里做的饭没味,还会自己去街上买着吃。关明忠不爱吃肥肉,但特别爱吃瘦肉,尤其爱吃鸡肉。一看到家里炖鸡肉,他就会“闹”着要求炖烂些。
吃完早餐,关明忠就爱去驻马店儿童公园附近的骏马河畔听戏。有时听一上午的戏,他还嫌不过瘾,就在附近吃些好吃的,然后接着回来听戏。就这样,直到下午三四点钟,才回家。关明忠身体很好,所以家人也很放心。在家人的理解支持下,关明忠的生活过得自在而惬意。
中午12时许,记者结束了采访,正要离开,出门迎面碰上骑三轮车回来的关明忠。他已经听完戏回来了, 骑着车子的模样根本让人看不出他的年龄。端起饭碗,关明忠忙招呼记者说:“家里做好饭了,一块吃点儿吧!”
采访札记
生命不息 运动不止
□任羽
和其他长寿的老人一样,关明忠也是闲不住。“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用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
运动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坚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随生命而存在的精神。
现在的我们,有这样健康的生活方式了吗?有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了吗?有这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了吗?
有数据表明,中国健康问题令人担忧。再好的才华没有硬朗的身板儿又有什么用呢?孔子最欣赏的弟子颜回,灵敏聪慧,“闻一而知十”,但颜回二十九岁就头发全白,三十一岁就“不幸短命死矣”,什么著述都没有留下。唐代大文豪韩愈若稍注意锻炼就不至于年未四十,而视茫茫、发苍苍,而齿动摇了。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这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