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光盘行动”记者调查
吃不了“兜”着走成时尚
□晚报记者 王永良
本报讯“先生,请将您吃剩下的食物打包带走,这样倒掉真是太浪费了。”7月27日中午,在市金雀路与文祥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餐馆,一名服务员热情地提醒顾客。
“以前,我跟同事出去吃饭从来不打包,感觉打包挺丢人的。现在出去吃饭,我会根据人数进行点餐,吃完饭后我们都会自觉打包。”市民刘先生说。
该餐馆负责人张先生说:“过去,吃完饭,满桌的剩菜、剩饭,浪费现象严重。如今,再看看餐桌上,剩菜、剩饭几乎没有了,而且打包的顾客越来越多。打包成为了最时尚的文明行为。这一切的变化,源于我市创文以来,发起的‘文明餐桌’行动。”
张先生说,虽然他的餐馆不是大饭店,但为了让顾客了解“文明餐桌”行动,他们利用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倡议客人抵制餐桌上的爱面子、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使餐桌主宾双方放下“面子”,达成节俭共识。
“这样不仅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减少了浪费,而且有利于身体健康。我们在餐桌上放置了相关内容的提示牌,提醒消费者注意节俭,讲究卫生。”张先生说。
市民杨女士说,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我市全面推进“文明餐桌”行动,组织宾馆、饭店、酒店等各类餐饮企业全面参与,普及文明餐饮知识,推广文明餐饮礼仪和文明用语,倡导勤劳节俭、低碳消费理念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小餐桌”彰显出“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