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古文观止》,却不知道在《古文观止》之后还有《古文辞类纂》。它是谁编的?有何特点?
这本书是清代姚鼐选编的一部古文经典集,这里要介绍一下编者姚鼐,姚鼐(1731~1815年)清代安徽桐城人,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40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师事、私淑或膺服他们的作家,遍及全国19个省(市)计1211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其影响延及近代。戴名世是桐城先驱,方苞为桐城奠基人,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
《古文辞类纂》是代表桐城派的“义法”和“文统说”的一部选本,曾颇流行。所选文章,以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即所谓“唐宋八大家”之作为主;其前选入战国、秦汉的部分作品,其后选入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櫆的作品,中间选入少数元结、李翱、张载、晁补之的作品。魏晋六朝之作,只在辞赋类中选晋代张华、刘伶、陶渊明、鲍照的赋各1篇,潘岳的赋3篇,在颂赞类中选晋袁宏的赞 1篇。全书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13类,文约700篇,合为74卷。
书成于乾隆四十四年,嘉庆时康绍庸刊刻初稿本,附有姚氏评语及圈点。民国十二年上海广益书局刊行《评点笺注古文辞类纂》,广泛搜集古代以及清代方苞、姚鼐、张裕钊、吴汝纶等人对入选文章的圈点和评语有总批、眉批,并加简注。
(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