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7月24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杆秤 记忆中的计量工具

发布时间:2017-07-24 06:26:44  

□晚报记者   张丽丽     

 

本报讯   随着电子秤的普及,杆秤渐渐退出市场,但市民陈娟收藏了两杆秤。717,记者来到开发区金河街道汪刘庄社区时,陈娟正在院子里乘凉。

陈娟今年65岁,听说记者要看她的收藏,陈娟连忙从屋里把杆秤拿出来。记者看到两杆秤都有一根细细的秤杆和一个不规则的秤砣,不一样的是,一杆秤用秤钩挂物品称重,另一杆秤用秤盘盛物品称重。

“这两杆秤是我以前做生意时使用的,已有30多年了。”陈娟说,虽说现在做生意不用杆秤了,但她舍不得丢掉。每隔一段时间,她将杆秤拿出来擦拭一番,把秤杆、秤砣和秤盘都擦得干干净净。

“年轻时,孩子小,收入低,家庭经济困难,我在集镇上开了一家杂货铺,卖日常生活用品。”陈娟告诉记者,这样一来,就离不开秤了。当时,买杆秤要到乡供销社。为了买一杆秤,她卖掉一担粮食,托亲戚买到这杆带秤钩的秤。谈起买秤的经历,她说一辈子都忘不了。

陈娟抚摸着那杆带秤钩的秤,激动地说,这杆秤上的秤星曾经掉了一颗。记得刚开始做生意时,她不熟练,经常出现失误。那次,她给顾客称白糖,秤砣没有挂好,眼看就要掉到地上,她只顾着接秤砣,不小心秤杆碰到水泥柱上,秤星掉了一颗。她找制秤的师傅修理,这杆秤才恢复原貌。

后来,陈娟觉得用带秤钩的杆秤不方便,就买了一杆带秤盘的秤。“把商品放到秤盘里,一提秤杆,重量就出来了,比用秤钩省事。”陈娟说,这杆秤为她做生意带来了便利。

“那时候,除了做生意的人需要杆秤外,一般农户也不可或缺,有条件的家里都会准备一杆秤。”陈娟说,每到卖红薯、粮食的时候,农户们拿着各式各样的秤来到市场。杆秤成为家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近些年,电子秤普遍使用,杆秤越来越少见,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已成为一道逝去的风景线。”陈娟说,如今,她做生意也换成了电子秤。虽说用上了电子秤,但她对杆秤有很深的感情。杆秤不仅是一件物品,还代表一段历史、文化,让她深深记在心上、印在脑海里,不能遗忘和轻易丢弃。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