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蔚华
他厨艺高超,煎炸蒸煮样样在行。他做的煎饺金黄诱人,他包的馄饨鲜香扑鼻,他自创的菜盒余味无穷,就连普普通通的捞面条,他也能做出不一样的美味。周末回家,他总是不让我们插手,一个人系着围裙在小厨房里忙活,炒菜、过油、凉拌、煎炸,谈笑间一桌美食隆重登场。
我们有个头疼脑热,他就像临床经验丰富的大夫一样,指点我们如何用药、怎样调理。“不要吃褪黑素,那是激素,常吃对身体不好。我去给你打点酸枣粉,每天晚上冲一杯,效果好”“感冒分风寒还是风热两种,少吃抗生素多喝水”“你的脚趾有甲沟炎了,要小心,赶快抹点碘伏”……这“爱的配方”总是有着奇效。
工作和学习中,他总能及时为我们“校正航向”,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手机里依然保留着他对我的习作《小时光》的点评:“人生,或者叫生活,是由无数个细节,抑或是你说的小时光组成的,即使是偶尔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是由许多小情节组成的。善于从小事情生发开去,悟出一点儿生活的真谛,你的作品就会有不尽的题目,自己的生活也会丰富多彩、五光十色。”而紧随其后的这条短信,虽寥寥数语,但才气尽显——“人生如同连本大戏,小时光如同折子小戏,用三天时间看完赤壁大战,如同大醉一场、酣畅淋漓;用半个小时看完一折群英会、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借东风,如同把盏小酌,月明清风,也很惬意!前者如同长篇小说,后者便是散文。”
他拿得起笔杆子,也玩得转锄头。翻地、播种、施肥、浇水……小菜园在他的精心捯饬下,满眼苍翠、诗意盎然。细长的藤蔓上,调皮的黄瓜与憨厚的叶子玩着“捉迷藏”;碧绿的小葱整齐有序,像等待检阅的士兵;葡萄架静静地听月夜的呢喃和花开的碎语,串串青涩悄悄爬满绯红的心事。“快来看我种的甜瓜,今年是第一次种,长了两个呢,大家尝尝甜不甜,哈哈!”小院的上空,荡起他爽朗的笑声。
他是我的父亲,年过七旬却依然热爱生活。大豫网曾刊发一组图片《雨一直下》,其中一幅令人感动:一位身着黑衣的老妇,裤脚挽得高高的,一脸笑容,背着成年的女儿趟过积水——“虽我已年近花甲,你也年过而立,但我永远是你最强大的母亲,带你跋山涉水,为你保驾护航。”我的父亲,也如同这位伟大的母亲一样,用他的爱,努力为我们撑起一片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