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末,最高人民法院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巡回法庭在南京、郑州、重庆、西安相继挂牌成立。至此,最高法院巡回法庭总体布局正式完成,“家门口的最高法院”覆盖全国。
司法为民,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发展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要跟进到哪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这一要求,指引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
“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过去一提起打官司,老百姓往往会联想到这“四难”。
舆论普遍认为,立案登记制改革以来,司法对诉权的保障更加彻底,长期以来困扰人民群众诉权行使的“立案难”问题得到根本缓解,群众的诉讼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民之所盼,施政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机关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切开展司法工作,着力提高司法公信力,让百姓成为改革最大受益者。
小举措连着大民心。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程中,司法机关把司法为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司法公开、便利群众诉讼、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各项工作机制改革。
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出入境证件手续进一步简化、跨省异地缴纳交通违法罚款更加便捷……一批简政放权便民政策,让群众办事更舒心。
不让贫困群体打不起官司。十八大以来,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国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数超过500万件,提供法律咨询2800余万人次。
全国人大代表杨梧说,司法机关查实情、出实招,展现了为民情怀,也体现了司法改革的成效,老百姓会在一个个具体的案件中感受到司法公正,看到公平正义的阳光。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