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那轰隆隆的车轮声
□晚报记者 姚会峰
本报讯 “我和妹妹吃着瓜子,旁边一个阿姨给孩子讲故事,一些小朋友在车厢里打闹。”昨日上午,回想起自己当年乘坐小火车求学的经历,市民周勇感叹道,这些记忆时常出现在他梦里。
记忆中的小火车
周勇提到的小火车,现在已经不通行了,但小火车陪伴了周勇十多年,承载了他儿时的记忆。
小火车从驻马店出发,可以到林庄、老君庙、汝南、郭楼、李屯、平舆,行程贯穿东西。
“小火车是窄轨客运列车,方便周边村庄村民出行。那个年代车辆稀少,有了小火车,走亲访友、逛街赶集变得轻松快捷。”周勇说,十多年来,小火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周勇的老家在汝南县,上小学三年级时,他跟随亲戚到驻马店求学。因为交通不便,父母准备让他乘坐从汝南发往市区的小火车。第一次乘坐小火车,周勇既兴奋又好奇,头一天晚上激动得睡不着觉。第二天早上,周勇换上新衣服,认认真真地洗脸梳头,由大人领着蹦蹦跳跳走出家门,欢天喜地地赶往车站。
路上,看见熟悉的小伙伴,周勇骄傲地告诉他们:“我坐火车去驻马店。”小伙伴投来羡慕嫉妒的目光。
简易的车站有一群人在等车,有上下班的工人,有挎筐挑担做小买卖的农民,有逛街买东西的妇女儿童。高大的客车轰隆隆驶来,碾轧着铁轨连带着地面都跟着震动,小孩子激动得欢呼雀跃。
“进入车厢,选个自己喜欢的座位坐下,反复坐下站起,感受软座的弹性,看看车窗,摸摸车桌,农村长大的孩子眼里满是新奇。”周勇言语中充满了感叹。他说,上学后,坐小火车的次数多了,后来妹妹也到市区上学,回家时兄妹俩有时在车上写作业,有时满车厢乱跑。现在,他特别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
为周边居民提供便利
今年65岁的刘大爷曾在汝南车站上班。他刚调到车站上班时,正是小铁路的鼎盛时期,每天都有很多小火车从那里通行。
“当时,大家都以到铁路部门工作为荣,附近的村民都争着到车站找活儿干。”提起当年车站的辉煌,刘大爷感慨万千。他说,当年他调到车站后负责调度工作,有时要随货运小火车“出差”。当时的路线是从老君庙独山石场到汝南和平舆车站,一路上虽然车速不快,但可以欣赏到田园风光。
小火车一到站,就有不少前来拉货的车辆排队等候,拉货的、卸货的、帮忙的,场面十分热闹。小火车虽然跑得慢,但能拉很多东西。做买卖、购物的人们在各个车站陆续下车,大包小包、成群结队地奔向各自的家,逢年过节时,这样的景象更壮观。
“那时,从平舆县到市区只要6元钱,而且中途还能下车走亲戚。”家住平舆县的杨霞是一个地道的火车迷,她经常乘车到市区。在她的记忆中,那时的客运小火车每天早上7时准时发车,一节车厢可以坐近百人,一路上车厢内都是大家的欢笑声。
2002年5月,驿城区至平舆县的小火车停运后再次开通。虽然只有一列客运小火车,但坐的人很多。大家认为,小火车的空间大,票价低,而且运自行车、摩托车等都是免费的,为大家出行提供了便利。
希望有效利用
小火车几十年如一日沿着自己的轨道,默不作声地把人们的心愿变成现实。虽然小火车因社会发展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在许多市民心中,它仍然是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当时,汝南、平舆、新蔡三县的农民经常用架子车运煤和石料,让道路显得更加拥堵。为解决工农业和群众生活物资运输难题,省里决定修建驻马店至新蔡窄轨地方铁路,就是我们俗称的小火车。窄轨小火车盛行在上世纪末,是当时当地群众重要的出行工具,同时承担着大宗商品的货运业务。随着汽车等新型运输工具的出现,窄轨小火车逐渐转为货运直至停运。
“现在铁轨还在,如果将原来的铁轨利用起来,将铁轨两侧开发成农家乐,既可观光又可以带动旅游,还能发展经济。”市民刘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