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记者 左蕊
吃海鲜是味蕾上的极致享受。本期故事的讲述者63岁的张先生认为自己很有口福,因为他在福建海边的村镇里和海岛上吃过许多原汁原味的海鲜。6月17日,记者来到张先生的家里,听他讲述他与海鲜的美味情缘。
特色海鲜让人回味
“我年轻的时候,去过福建许多沿海的村镇及有人居住的海岛。在那些地方,也许吃不到新鲜的蔬菜,但海鲜一定少不了。”张先生说,他曾在闽东霞浦工作和生活过,那里有风光曼妙的滩涂,特色海鲜令人“爱不释口”。什么青蟹、土丁、海葵、大黄鱼、香螺、海瓜子……品种繁多,想起来就让人流口水。
张先生回忆,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正是四五月鱼货正肥的时节,那时他在霞浦,每餐都是一碗米饭、一盘海鲜菜、一碗海鲜汤,偶尔有一点儿蔬菜。掌勺的也不是专业的厨师,渔船回来后船上有什么海鲜就做什么海鲜,调料就是盐和生姜,也不讲究什么烹饪技术,但海鲜的味道就是美。
简单烹饪出“鲜”味
“霞浦有一种独特的贝类海鲜叫剑蛏,体态如剑,与普通的海蛏相比,显得小巧玲珑,壳也特别薄。野生剑蛏约0.5厘米宽,1.5~2.5厘米长。虽然它看上去不起眼,却是我吃过贝类海鲜里最美味的。”张先生告诉记者,那次吃的剑蛏是用水焯的。这种做法看起来很简单——不就是在热水里烫一烫吗?但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说简单,是没有那么多程序;说不简单,就是一定要掌握好火候,火候不够壳张不开,火候过了肉就不嫩了。锅里的清水不能烧开,在水烧得开始在锅底萌发气泡的时候,就把洗好的剑蛏倒进去,过一会儿用勺子轻轻地焯,若发现有剑蛏微开小口就即刻起锅。水焯剑蛏的秘诀在于要保持剑蛏的原汁原味,这样吃起来才口感鲜、嫩、脆、爽,满嘴清甜,没有其他海味的咸腥味,又通体散发着天然的鲜美。
张先生说,现在他参加的许多饭局都有海鲜。虽然这些海鲜在玻璃柜里看起来都是鲜活的,而且由名厨烹调,但总觉得和海边的味道相比差很多。“有次我出差去福州,决定和朋友一起去海边吃海鲜。海边小饭馆里的海鲜不见得都是高档货,有的就是放在竹篮里的小鱼小虾,但味道非常鲜美。”
最后,张先生告诉记者,真正的海鲜,无须用过多的调料,无须高超的烹饪技巧,无须繁琐的烹饪程序,要的就是一个“鲜”字,要的就是浑然天成的大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