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6月19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驿城“白马”的思念

发布时间:2017-06-19 09:11:30  

□秦晋之好

 jish170647.jpg

春节期间,年逾古稀的老友相聚,赞叹驻马店的飞速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老友都是土生土长的驻马店人,对于往日平等路的高橛子、中华路的十八间楼,特别是矗立在火车站广场的白马雕像印象深刻。大家都陷入深深的怀念中,勾起浓浓的乡愁。

上世纪80年代,驻马店在火车站广场立了一座“骏马奔腾”的白马雕塑。

退休前在铁路系统工作的李玉祥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打工潮’,老家的亲戚托我买十几张到广东东莞的火车票。十几个人中只有一个我从未谋面的表侄,其他的我都不认识。表侄电话里直截了当地说:‘表叔,你说个时间我到火车站白马下等你。’果然,按规定的时间来到火车站白马下,一个操着浓重正阳腔的小伙子,走到我面前恭恭敬敬地说:‘表叔,要不是这白马,我还真不好找你。’”

打开话匣子,我们你一言我一语谈了起来。家住市新华街北段的吴国庆说,那时候在市第三小学上学的儿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老师没把集合地点定在学校,而是定在火车站的白马下。“怕孩子走丢,我去送他,远远地就看到同学们向他打招呼。老师解释说,大家住得分散,又要乘火车,在白马下集合方便。”吴国庆说。

原来支边在新疆工作的贾世辉说:“有一年单位的同事找到我说:‘你家在驻马店,原来听说那里很落后,如今建设得可漂亮了。’我将信将疑地看着他问:‘你到过驻马店?’他急忙从包里拿出一张照片说:‘不信,这是我在火车站白马下的留影。’”说起在白马下留影,在柴油机厂工作的张德英饶有兴致地说起一个姑娘谈恋爱的故事。“那时年轻人恋爱很简单,无非就是逛街、看电影。我是姑娘玉荣的师傅。有一天她悄悄地告诉我她要谈恋爱了,男的是一家研究所的,两人约好晚上看电影《瞧这一家子》。她央求我把她送到火车站的白马下见面。后来他们结婚了,为了珍惜爱情,见证爱情,他们在第一次见面的白马下拍照留念。”张德英说。

原来家住“百忍里”的董天祥说:“当年驻马店没有游园和广场,孩子们玩儿的地方很少。我家离火车站不过百米之遥,我经常带孩子在火车站的白马下玩耍。后来,孩子长大了,还是经常约伙伴到火车站的白马下或集合或玩耍。他说,火车站的白马雕像给他们了欢乐的童年,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

    说到驻马店与马的渊源,文化学者张亮侃侃而谈。他说,驻马店与马结缘可以追溯到西汉,关羽古城斩蔡阳时,他和赤兔马就寄宿在苎麻村(驻马店的前身)。到明代,明英宗皇帝封崇简王于汝宁,为便于与京城联络,在此设立驿站。从此驻马店便与马、驿站、驿城结下不解之缘。所以,有文化学者建议,驻马店要做好“马文化”,作为驻马店为对外宣传的名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