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6月18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生活之“便”到中国之变

发布时间:2017-06-18 09:53:07  

 从生活之“便”到中国之变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新”生活

 

“中国的新技术比世界上很多国家发达得多。”“中国发展很快,如果年轻人有决心努力工作,他们就会实现梦想。”“一系列国际会议的举办和‘一带一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这些评价,源于一群在中国生活过的外国人的直观感受。他们在中国感受着便利生活的新科技,收获着个人发展的新机遇,也见证着中国国际形象的新变化。

法国留学生 林嘉怡

“中国新技术要比世界上

很多国家发达得多!”

缅甸人龙威作为志愿者,在北京安贞医院帮助来华接受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治疗的缅甸儿童。孩子们时常想念家乡的食物,龙威便和其他志愿者通过淘宝订购缅甸食品。

对包括龙威在内的外国人来说,淘宝已经成为他们在中国生活的一部分。德勤中国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互联网零售业占全球市场的比重约为20%,并有望在201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消费市场。

希腊人帕拉斯凯瓦斯·韦尔吉尼从中国返回希腊的时候,“入乡随俗”使用微信支付在网上订购了一张机票。他说,中国生活最便利之处是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在中国可以用手机买东西、订机票、转账,而在希腊和其他欧洲国家,移动支付技术没有中国发达,要么使用信用卡,要么使用现金,不太方便。

摩根公司全球新兴市场负责人卢克·理查戴尔认为,电子商务和金融技术是今天中国富有吸引力的“新经济”行业。轻触屏幕解决衣食住行——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正为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中国正成为新一轮科技浪潮的贡献者,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享受着新发明、新创造带来的巨大便利。“微信或支付宝等支付方式,还有摩拜或小黄车,我觉得中国的新技术要比世界上很多国家发达得多!”法国在华留学生林嘉怡说。

澳大利亚人 乔纳森·格兰特

“中国事与天下事

越来越密不可分”

8年前,从德里大学毕业的潘笛来到北京,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担任改稿专家。亚信上海峰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中国同事一道参与报道的潘笛见证了中国主场外交的一个个精彩瞬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积极作为,不断丰富着世界的“中国印象”。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意识到,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不但有中国功夫、中国菜肴,还有充满智慧的中国方案和勇于担当的中国行动。

在中国生活多年的澳大利亚人乔纳森·格兰特是金杜律师事务所国际合伙人。在他看来,“中国事”与“天下事”越来越密不可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维持全球经济稳定等方面能够大有作为。它的政治能力、经济体量使其能够快速、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这将为其他国家树立一个榜样。”格兰特说,他生活在北京并见证这个国家的进步和成功是非常迷人的事。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