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6月12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文惠深情忆父亲徐海东

发布时间:2017-06-12 09:08:10  

年近80的徐海东的女儿徐文惠深情回忆了父亲生前的点滴。她说,为了革命, 父亲的66位亲人被害。她父亲的记忆力惊人!徐文惠曾问过爸爸为啥记忆那么好,他说家里穷,读书用心,看每个字就要认真记住。《红楼梦》里的很多章节他都可以倒背如流。

jish170626.jpg 

徐海东(资料图)

人物小档案

徐海东(1900617~1970325日),原名元清,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原黄陂县滠源乡会夏店里滚石岭会)人。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著名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徐老虎”的名号是怎么来的

我曾专门走一遍父亲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听说了大量父亲的传奇故事。为了革命, 父亲的66位亲人被害。父亲1925年入党,因为没打过仗,就去武汉当了一段时间的兵,组织准备让他去考黄埔军校。半路上他遇到北伐战争,就参加了叶挺的铁军。父亲参加的第一仗是汀泗桥战役,排长牺牲了,他代排长之职,消灭了对方4个炮连,缴获12门大炮。1927年“四一二”大屠杀后,党组织派他回家乡组织武装。大悟人民至今说,父亲应该算“黄陂武装部”第一任部长。他领导游击队参加了黄麻起义。

1932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中央要求鄂豫皖苏区战略大转移。红四方面军大撤退时,当师长的父亲的任务是阻击国民党的几十万名追兵。父亲带着3000人的队伍,在老虎山脚下抵挡从山上往下冲的数万敌人。在敌我悬殊的情况下,父亲居然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在队伍损失不大的情况下胜利突围。此时父亲并不知道大部队撤往何方,他把地方上掉队的红军战士和自愿参军的群众组织起来,重建了红二十五军,继续在大别山区打游击。“徐老虎”的名号就是从那时开始叫的。

让张学良对“剿共”心灰意冷

史书记载“西安事变”时,对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举动总是带着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在“对‘剿共’失望,心灰意冷之时”。此前,张学良手下有当时全国仅次于蒋介石嫡系的全国第二大军事集团——东北军,兵力二十多万而且装备精良。东北军被蒋介石派去围剿我父亲任军团长的红十五军团,却屡屡败北,父亲的部队缴获了东北军大批精良武器。正是剿共战场失利,才让张学良开始反省外敌入侵时,中国人不应该打中国人。

1936年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点名要求中共派徐海东率领红军协助他们,抗击亲日派调遣的部队向潼关进犯。19371月上旬,父亲的部队到达咸阳,父亲被任命为南路总指挥。父亲命令红军指战员跑步前进,第二天抢占商州城北的一座大山,控制了商州城,并构筑了工事,严阵以待。一小时后胡宗南率国民党部队赶到,发现父亲率领红军已抢先到达此地,连夜后退20公里。其后,“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父亲及其领导的红军功不可没。

《红楼梦》的很多章节都倒背如流

父亲出生于黄陂县世代窑工家庭,没读过什么书,但他对看过的书报内容记得清清楚楚。我曾问他为啥记忆那么好,他说家里穷,读书用心,看一个字就要认真记住。

父亲养病时,认真读《红楼梦》。他的秘书告诉我,《红楼梦》的很多章节父亲都可以倒背如流。

小时候父亲从不跟我们讲他的事迹,不允许别人吹他,只教育我们兄妹几个一定要念好书,做人做事要讲信用,说话算话、言行一致。他特别反对我们搞特殊化。

(据《长江日报》 徐文惠/口述 柯立/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