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6月12星期一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91岁老人的乐和生活

发布时间:2017-06-12 09:06:58  

爱爬山 爱骑车 爱听戏 爱唱戏

91岁老人的乐和生活

□晚报记者   姬淑华   /

在市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生于1926年,今年已91岁,参加过抗日战争,光荣负伤。去年,政府为他颁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他爱运动,爱打麻将,爱听戏、爱唱戏,自制了一副梆子,每天到驻马店世纪广场敲着梆子唱戏,他会唱京剧还会唱豫剧。他爱运动,尤其爱骑自行车。他性格开朗、乐观,为人热情、真诚,与人为善,他就是吴希贤老人。

 reny170635.jpg

吴希贤和他的女儿吴苑、女婿吴根群。

15岁去当兵

426日上午9时,记者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市中华大道与文明大道交叉口东南角的世纪星幼儿园,这是吴希贤的小女儿吴苑开办的幼儿园。在世纪星幼儿园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吴希贤。吴希贤说他一大早就来到幼儿园等记者了。记者看到老人中等身材,头发浓密,眼不花,耳不聋,精神矍铄。吴希贤说,他1926年生于正阳县熊寨乡农庄村一个贫苦农家,尽管家庭非常贫穷,但家长还是省吃俭用让他读了几年私塾。后来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他就不上学了,天天打柴到县城卖,换取一点儿钱。

“我那时虽然经常饿肚子,但15岁我的个子已经很高了。的一天,我到县城卖柴火,正好遇到招兵的,我就报名当了兵。”吴希贤说:“我被分到14军辎重团第一营第一连当士兵,当时的军长是卫立煌。我走了一个多月,才写信告诉家人我当兵去了。”开始吴希贤所在的部队驻扎在洛阳东北的马沟。19445月,日本攻打洛阳城时,他所在部队先是在洛阳外面和日军打游击,随后又被命令去保卫洛阳城西门。“我们那时真是啥也不讲、啥也不怕,誓死坚守洛阳城西门,与日军激烈抗战了四天四夜。”吴希贤说,他的左小腿被日军的子弹打穿,身负重伤的他被战友救出。吴希贤边说边撸起裤子,让记者看他左腿上的伤疤。后来他被送到潼关一家医院救治,再后来又被转到重庆医院治疗,在医院救治了半年。腿伤好后,吴希贤被分到国民党铁道兵第三团特务排,负责修山海关-北京的铁路。解放战争期间,他一直在北京修铁路,他所在的部队没有参加解放战争。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时,他已经是排长了,傅作义给他们讲话说:“你们谁愿意回家就打报告回家,想来还来。”

“我已离家近十年了,很想念家人,就打报告回家了。到家后,家里就只有母亲和妹妹,母亲无论如何不让我走了,我就留在了家里。”吴希贤说,他随后就成了家。

生活的多面手

吴希贤说,1959年前,他一直在家务农。他是种庄稼的好手,犁地、耙地、扬场……样样都干得很好。他也会建房子、修农具,他的菜也种得很好。村民有什么疑难问题,总爱请教他。之后,他开始做买卖,倒卖牲口。他头脑灵活、为人真诚,又有文化,1984年,被正阳县牲畜交易市场聘请为牲畜交易员,任行头,就是主持牲畜的买卖。他对客户双方不偏不倚、主持公道,所以,卖牲口的都信任他,爱找他评估价钱。他年年超额完成县土产公司定的税收任务,年年受到表彰。

作为一个家长,他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尽管那时经济很拮据,但他让6个子女都上学。两个大孩子由于时代原因上学少些,二儿子吴金山高中毕业后在家教学。“我的二女儿吴靖洁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1985年她考上了郑州大学,当时轰动了方圆十几里。小女儿吴苑也是本科毕业。”吴希贤说,他自己性格开朗、心胸开阔,从不打骂孩子,孩子做错事也不埋怨、不责怪,主要是鼓励孩子,所以他的6个孩子都性格开朗、乐观,知书达礼,都有自己的事业。

2003年,吴希贤的小女儿吴苑在市区开办世纪星幼儿园,已经77岁的吴希贤从老家来到女儿的幼儿园看门。“那时,他每天早上530分准时起床,先热杯牛奶喝,然后去驻马店世纪广场锻炼身体,一个多小时后回来,开始打扫幼儿园操场的卫生。200多个孩子和孩子的家长,他都认识。”吴苑说,“父亲在我的幼儿园里共干了11年。2014年,他已经80多岁了,我不让他干了,想让他好好享受生活。”

爱听戏  爱唱戏  爱爬山

吴希贤说,他现在与二女儿吴靖洁一家生活在一起,也经常去小女儿的幼儿园看看。“二女儿吴靖洁在市一高教学,女婿朱永海在区法院工作,两个人都很孝顺,尤其是女婿特别孝顺,对我关怀备至。”吴希贤说,他的几个子女都很孝顺,他感到很欣慰和幸福。他是一个知足的人。

当记者问吴希贤的饮食起居时,吴苑说:“他的饮食非常有规律,什么都能吃,不挑食。他的控制力很好,从来不多吃。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喝半斤牛奶,然后拿着自制的梆子到广场锻炼身体。回来后打扫卫生吃早饭,一个馍、一碗稀饭,吃些蔬菜,中午也是吃一碗饭,晚上与中午吃的一样多,不过晚上必须要喝一二两白酒。现在,他每天吃完饭,不是去和牌友打麻将,就是骑着他的带横梁的大自行车,车后座上夹只小凳子出去玩。他每天至少骑两个小时的自行车。”

“他爱热闹,爱听戏、爱看戏,只要一打听到哪儿有唱戏的,他就骑着自行车去看,再远也去。”吴希贤的女婿吴根群说,“老人也爱爬山,我们幼儿园每次组织老师爬山,他都参加,且每一次就他爬得快,幼儿园里的老师都比不过他。驻马店周边的山他都去过,金顶山、二郎山、老乐山他都爬几次了。”

吴苑说:“他的头脑清醒、思维清晰,每周我们都会带着他回家看望我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我爸还给我妈买她爱吃的东西。前天,他才从老家回来,把老家房前屋后的地刨了一遍,种上了菜。”“孩子们都很孝顺,每年都领着我去医院全面检查身体,我身体的各项指标都符合健康标准。”吴希贤说。

“前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政府给我颁发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还给我发了5000元钱,我非常高兴。”吴希贤说,“政府说了,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只要是抗过日的,都一样对待。还是共产党好啊,不忘我们为国出过力、流过血。我非常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

吴希贤说,他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过好快乐每一天。

采访札记

知足常乐 生活幸福

□姬淑华

采访吴希贤时,记者被他的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深深感染了。他生活有规律,能控制自己的饮食,爱骑自行车、爱听戏、爱唱戏、爱爬山。他心胸开阔、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可以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充实而有意义,活得有尊严、有质量,深受儿女、孙辈及周围人的爱戴。

记者感觉吴希贤老人之所以活得这么精彩,最主要就是他的心态好,就是古人常说的“知足常乐”。他有一颗知足的心,遇事顺其自然,不苛求、不贪婪,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也总会走,笑对一切不幸和挫折。

吴希贤老人说,过去由于贫穷,没什么吃的,他的两个儿子成天饿得哭闹不停,迫不得已他把两个儿子送到了南湾福利院。后来,生活好转后,吴希贤去福利院接两个儿子,二儿子早已丢了,他只把大儿子领回了家。说起这事时,老人的表情很平静,记者看出那是经过岁月磨砺后的淡定。

吴希贤老人说,他爱听新闻,也爱看小女儿订的《天中晚报》,特别爱看今年刚创办的《老年周刊》,那里面的内容对老年人的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教育意义。“尽管老了,但思想要跟上形势,不能落伍于时代,不能当时代的局外人。我的观点就是每一天都要活得有意义、有味道。现在的政策那么好,让我这老朽赶上了,我何其幸运,这就是老辈说的福气吧。现在的生活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吴希贤说。

老人说得真好,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祝吴希贤老人永远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