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金点子
明确市、区两级政府在学校建设中的资金投入
□晚报记者 高琳琳
市人大代表蒋文林说,中心城区现有学校主要分布在市交通路、文明大道、中华大道和京广铁路合围区域。随着驻马店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现有的中小学校布局和办学规模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急需新建一批学校。
蒋文林说,驿城区的学校承担着中心城区70%以上的义务教育重担。为迎接国家“标准化”验收,仅2017年就规划新建学校10所,改、扩建学校15所,需投资10亿余元,远远超出了区级财政的承受能力。
为了促进和保证中心城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着“市区一家”的理念,明确市、区两级政府在中心城区学校建设中应承担的财政投入份额已是当务之急。
蒋文林还针对城市管理建设提出建议。我市的双创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这些成果主要靠政府的强力推动而取得。为了让驻马店市的城市管理进入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一部地方性法规——《驻马店市城市管理条例》。
蒋文林表示,《条例》制定后,市、县(区)等各级人民政府及城市管理各部门能够依法对城市规划实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应急等公共事务和秩序进行管理。这对维护双创成果、规范驻马店市城市管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加大对农村小学的各项投入
□晚报记者 张丽丽
当前,我市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情况仍比较突出,农村教师队伍综合建设水平特别是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仍然比较低。主要问题表现为:师资力量匮乏,新分配的教师少,调走的教师和临退的教师多;师资结构不合理,有些教师年龄偏大,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刚毕业的具有新知识结构的年轻教师少等。
针对这一问题,市政协委员张润州深入驿城区杨楼小学、孙店小学、闫楼小学、苗庄小学等11所农村小学,了解到师资力量不足在每所学校都存在。为此,张润州提交了《关于尽快解决我市农村小学师资队伍不足问题的建议》的提案。
他建议根据学校教程情况,调整师资编制。加大对农村小学教师下派力度,对师生比、班师比、教辅人员等情况综合调配,避免足编缺人。
深入调查,根据每所学校的实际情况编派教师。在我市建立统一的教师轮岗制度,合理、有序、长效的城乡教师定期交流轮岗机制。
改善教师从教条件,增加农村小学教师津贴补贴。首先,保证农村小学教师收入水平不低于城区教师收入水平并足额发放,对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必要的倾斜,完善津贴补贴标准和绩效工资评定标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农村教育经费足额投入。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改变“人员少”、“年龄老”、“条件差”的现状。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晚报记者 高琳琳
“我们去过多地进行走访,发现农民对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的呼声甚至大于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呼声,因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意识到垃圾、污水给他们带来的危害。”市人大代表赵萌说,现在农村的坑塘,大多变成了垃圾坑,水沟基本成了污水沟,导致居住环境差、地下水源受污染。政府治理农村环境的决心很大,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成效不明显。
赵萌建议,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要求各村民小组扎实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村民的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引导单位分包村镇,实施督导、帮扶。积极推进农村旱厕改建,建设公共垃圾堆放池或回收箱,治理乱搭乱建、乱倒污水、乱扔垃圾的行为,配备村级环卫员,规范垃圾收集及处理。
赵萌说,要打造亮点,示范带动,形成县乡交流,相互学习借鉴,让后进村到示范村参观,让村民切身感受农村环境改善后对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便于工作开展。如信阳郝堂村、新集村,对人居先进村优先安排乡村大舞台、小游园项目,让这些村的村民有更多的荣誉感。
“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长期治理,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赵萌说,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农业投入资金的力度很大,但有些资金存在重复投入。建议政府成立一个涉农资金调节部门,对涉农资金进行统一调配,哪儿缺就补哪儿,哪儿需要就用到哪儿。帮助村组借助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项目,强化公共设施有偿使用或租用,帮助村级形成“造血功能”,逐步达到自治、自供、自用的经营模式。
普及新能源 改善城市环境
□晚报记者 张丽丽
城市的雾霾,与大量用煤炭发电、用煤炭烧锅炉有很大关系。近几年,我市12层以下民用住宅安装太阳能,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为我市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做出了一定贡献。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才能有效落实。
针对这个问题,市政协委员江河提交了《关于民用住宅普及安装太阳能——建设美丽生态环保节能型城市的建议》的提案。
他说,新能源安装的推广和普及,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建筑设计、监督、验收等多部门协助实施。在设计上,建筑一体化设计与施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多层斜屋面,需在楼顶预留足够的平面空间及固定桩梁;高层住宅,应在阳台预留壁挂太阳能安装平台;政府办公建筑、公益性公共建筑,应在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地缘热泵空调系统中选择一种使用。
监督和验收是新能源普及安装工作的重要保证,应视为建筑主体的一部分。此外,还应督促多数小区停止“禁止安装太阳能”违反新能源普及的管理方式。目前阳台壁挂太阳能解决了斜屋面及高层住宅无法安装太阳能的问题,如能统一规范安装,在小区住宅外观上反而会成为一大亮点。
市政协委员领取提案表。 晚报记者 闫宏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