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任羽
岁月无情流逝,人口老龄化趋势势不可挡。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我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14万人,老年人口将以年均3.6%左右的速度增长。这预示着我市将进入快速老龄化和深度老龄化阶段,并呈现高龄化、空巢化的趋势。
老了以后,我们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成为我市银发一族不可回避的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几位老人,了解了他们的老年生活。
依照传统居家养老
在市天中山大道北段居住的吴大爷今年80岁了。吴大爷是遂平县人,之前他和老伴一直在遂平县城生活。前年,他的老伴因病去世,孩子不放心父亲一个人生活,就把父亲接来一起居住。
吴大爷平时闲不住,每天的生活颇有规律。早饭后,去广场散步。散完步后就去菜市场买菜,然后回家收拾菜。洗完菜,切好,等着孩子们回来炒菜。
每逢周末,吴大爷还专门买很多好吃的,等着孙子、外孙聚在一起吃。吴大爷说,他就喜欢这种热闹的家庭氛围,虽然年纪大了,但他能动、能走,还能帮助孩子们。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他很满意。
发挥余热帮助孩子
在市中华大道居住的孟大娘今年快90岁了。孟大娘的儿子、媳妇开了间早餐店,每天在家闲不住的她就来店里帮忙。
“我喜欢照顾孩子,俺家孙子辈的孩子都是我照顾大的,这不现在孩子们都上大学去了,我闲不住,就来给他们帮忙了。”孟大娘边收拾碗筷,边对记者说。
孟大娘比着手指告诉记者,她照顾了5个孩子,孩子们个个身体健康,也很少得病。虽然照顾孩子很辛苦,但她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反而练就了好身板。她身边的一些同龄人,甚至比她年龄还小的,都不如她的身体好。
“是照顾孩子给了我一个好身体,我就是喜欢孩子。”孟大娘笑着说。
同龄相约乐享晚年
一起出去游玩、去海南过年……如今,这种生活方式已悄然成为老龄人中流行的时尚。
退休教师李大娘今年66岁,孙子已经读高中。平时儿子、儿媳照顾孙子多一些,李大娘为此不用费心。因老伴去世得早,李大娘一直单独居住。她不想让孩子们为自己操心,就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
每逢周六、周日,李大娘都要做一大桌好吃的犒劳孙子。看着孙子狼吞虎咽的模样,李大娘心中别提有多高兴。而周末刚过,李大娘就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邀三五好友,来家中聚会;几个同龄人相约,一起去登山、踏青……沉浸在这样的生活中,李大娘丝毫不觉得寂寞。
去年,她还跟好友一起去海南过了春节,那真是别具特色的生活。
搭伙过日子
在市区春晓街一栋临街楼上,林大爷和亲戚住在了一起。今年78岁的林大爷身体不是太好,他家亲戚比较多,几位年龄相仿的老人一商量,决定搭伙过日子,一起请保姆来照顾。虽然快80 岁了,但林大爷生活能自理,请个保姆也就是打扫一下卫生、做做饭。
林大爷的想法告诉孩子后,孩子很支持。一方面,几个老人年龄相仿,聊得来,有共同语言,不会寂寞。另一方面,大家都是亲戚,在生活上能互相照应。同时,孩子也与林大爷约法三章: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不要忍着,要跟孩子说,需要治疗就去医院。
就这样,几位老人在征得各自家人的同意后,住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