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家坤
父亲在他同时代的人中是很有名望的。
父亲的名望来自于自己的实力——他的酒量和猜枚的技巧。正常情况下,父亲一次能喝下半公斤左右白酒。父亲猜枚的技巧大家有目共睹,赢多输少。现在,父亲已是快70岁的人了,同样爱饮酒的我们仨兄弟,无论是喝酒还是猜枚,仍是父亲的手下败将。
“马靠骑,酒靠习。”父亲对我们说,他年轻时是不喝酒的,因为家里穷,喝不起。参加工作后,由于长期生活在船上,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父亲开始涉足酒场,借以驱除疲劳和寂寞。一失足成千古“恨”,没想到没上过学的父亲竟在杯来杯往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开拓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一片天地。
当地人喝酒前总是先介绍客人。当介绍到父亲的姓氏时,客人中总有人说,你这个姓稀有。父亲便接着说,这就是我的名字。客人们便大笑。其实,父亲名字里有个“友”字,并不是没有的“有”。从字面上看,父亲这一生是没有几个朋友的,事实恰恰相反。父亲的朋友遍天下。
父亲已退休多年,就是现在我在某个酒场上介绍自己时,仍会有人问上一句:“航运上的老奚是你的什么人?”“是我父亲。”“难怪!”于是,有人回忆起当年父亲在酒桌上的风采。父亲在酒场上有许多“大战长坂坡”和“千里走单骑”的传奇。
父亲在交友中顺其自然,从不刻意强求。父亲的朋友中既有家乡小城的父母官,又有附近村里的农民;有被称之为知识分子的中学校长,也有像他一样大字不识几个的搬运工人。他们中,多是爱饮酒的“战友”,但也有许多不胜酒力的朋友。这种现象很令我奇怪。
父亲年岁大了,出于健康的考虑,母亲和我们兄妹总是限制父亲饮酒。父亲感到很委屈。几年前,为了说服父亲,我特意到书店给父亲买了一本附光碟的洪昭光教授谈养生的图书,反复讲给父亲听、播给父亲看。谁知父亲并不领情,反而埋怨说:“花那钱还不如给我买块肉吃、买瓶酒喝。”父亲的话让我震惊,也许我们的确是在好心办着坏事——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于是也不再限制他喝酒了。
父亲又开始喝酒了。但嗜酒如命的父亲仍坚守着不单独喝酒的原则,因此,每月中我总要回去几次,陪父亲喝酒,与父亲聊天。
有时,我因工作忙,顾不上回去,父亲便下厨做几个菜,给我打电话:我做了你喜欢吃的鱼。我知道父亲的意思,所以工作再忙,也要买两瓶酒按时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