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5月26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心的人生不留憾

发布时间:2017-05-26 09:04:07  

□曹蔚华

“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但是你要是真正听‘懂’了他的话——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罄尽的余意,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汪曾褀老先生在《沈从文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深情地回忆了沈从文授课时的情景。让汪老直呼后悔的是,自己没能做个有心人,把沈先生讲课时的精辟见解记下来,可以编成一本《沈从文论创作》。而同样是听课,班上一个有心的同学把闻一多先生讲唐诗的笔记记得极详细,整理出版后,书名就叫《闻一多先生论唐诗》,很有学术价值。

莫丽娜是泰国一家纯椰公司销售经理,纯椰销售不景气,消费者反馈说椰汁好喝开椰太难。莫丽娜绞尽脑汁寻找破解之道,给椰子装上了“拉环”。很快,这种装了“拉环”的纯椰被开发出来,公司打开了销路。

为什么同样的工作、学习环境,同样的条件,做同样的事,有些人能脱颖而出,成人所不能;而有些人却只是机械单调地重复,出不了彩上不了水平呢?无它,用心和不用心的区别。

“你看看你,每天睡到最后一分钟才赶到店里,早饭不吃,衣衫不整,你看看人家10号,每天早早来到店里,归整工具,不懂就问,悉心学习,你们一块进店的,现在人家已经升为染烫师,你还在做洗头工,不是我说你,干什么事都要用心,用心和不用心,结果是一样的吗?”正在做发型的美发店店长一脸怒其不争地教育着打下手的洗头小工。这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的、接地气版的“心灵鸡汤”。

他在用“心”过日子,你却无心工作学习在混日子,收获的回报怎可同日而语?

不要说只有伟人用心才能成就事业,身为普通人,“用心”和“不用心”的差别,也是一目了然的。

我认识一位非常敬业的女记者,写一篇“大稿”可以写两个月改50多次。她自嘲改稿经历了6个心理阶段:110遍,“子非鱼,焉知鱼之乐”;1120遍,“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2130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3140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4150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用心,何苦这样“自虐”,这样“自虐”出来的文章,又岂会不精彩?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里云:“天下未有心不在是事,而是事能诣极者;亦未有心在是事,而是事不诣极者。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做到完美、做到极致,成功还会远吗?麦家十年磨一剑成就《解密》,书中对数学问题的描写精确细致又充满趣味,有读者问他的数学是不是特别好,麦家说:“那是因为写作时间跨度大,前后十年,期间我有心收集,也就显得挺在行了。”

从“心”出发、当你用“心”去坚持一件事时,就已经埋下了收获的种子。很多时候,我们离成功,真的只差一点用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