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小麦起源的次生中心,小麦栽培和食用的历史悠久。考古发掘证明,华夏远古文化遗存中,不止一处发现杵臼和磨面工具;远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已能制作一些简单的面食;到了西周,出现专业制作面食的厨师。而馒头作为面食文化之一,最早见于元代《诚斋杂记》,据记载馒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进入21世纪,有位年轻人继承我国传统馒头文化,用现代商业技术和理念,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传统秘方上,始终坚持手工作坊式生产馒头,同时进行产业化改造,从小馒头中发掘出巨大商机——他就是来自正阳县、现任驻马店老查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查长江。
老查记 小馒头做出大产业
□晚报记者 康国富 文/图
位于市交通路中段的“老查记”旗舰店向市民昭示:馒头店也能高端大气上档次。
带着一种浓浓的感情,秉承着对祖辈手艺的敬畏,查长江,一个不到40岁的男子,从一个小馒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做成驻马店本地的老字号馒头作坊。如今,老查记日产馒头以吨计,市区开设7家直营店,省外开设两家直营店,已经成为天中馒头的代言人。“只要用心,小馒头一样能做出大产业。”查长江说。
靴子中倒出一堆欠条
5月23日,在查长江的办公室,记者开门见山地向他提出一个问题:“现在那么多的商机,你为何偏偏选中馒头这种低利润的产品?”
似乎早有准备,他稍微思考了一下,说:“冥冥中,我觉得自己身上有一种责任,做馒头,似乎是我的宿命,或者说是我的使命。”查长江表示,在“老查记”这个品牌诞生以前,他做过很多生意,起步就是做“陡沟馍”和空心挂面。而做这些生意,也是受他已经过世的爷爷影响。
“我是跟着爷爷查秉修长大的,从小就目睹爷爷做面点生意。那时候,爷爷做好一担挂面和面点,然后用扁担挑着,徒步7个小时,到信阳市的浉河边叫卖,卖完后再走回来。”查长江说,一家人的吃穿就寄托在爷爷的扁担上。2003年,爷爷去世后,查长江多次梦到爷爷,爷爷在梦里一遍遍地对他说:“要继承我的手艺!要做个良心商人。”
2004年,在爷爷周年祭奠时,查长江和妈妈在爷爷坟前,焚烧其生前穿过的衣物时,竟然从一双靴子中倒出几百张欠条。“最多的欠十几元钱,最少的欠几毛钱。”查长江说,那都是爷爷卖挂面和馒头时,一些老顾客因为忘带钱,或者有困难,赊欠的挂面、馒头钱。“爷爷从来没有提起过这些欠条。在那一瞬间,我终于明白爷爷为何要让我做良心商人了。”他说。
也就是那一年,查长江决定继承爷爷的衣钵,开始做陡沟挂面和陡沟馍。
“老查记”刚出蒸箱的手工包子。
两种“量”的追求
在正阳县,姓查人的很少,为了寻根问祖,查长江经过多方查证,得知自己的祖辈是从安徽省查济古村逃难落户到正阳的。2013年,查长江专门去了一趟查济古村寻根问祖。
走进查济古村的查记祠堂,看着族人制作的先人做面点的蜡像,查长江泪如雨下。“那一刻,我终于明白爷爷为何会做挂面,会做那么多面点了,同时也清楚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我必须把老查记这个品牌做下去。”他说。
从安徽回来后,查长江关掉自己之前开的多家“天中味道”礼品店,同时打出“老查记”这个牌子,在市区开设第一家馒头直营店。尽管老查记的一个馒头能卖到2元钱,高出市场上其他馒头价格的几倍,但仍有大量的市场需求。“没有人说,老查记的馒头贵,我不吃。”查长江说,能做到这一点,得益于他对生产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
“在生产环节,我一直要求两个‘量’,这不是一对有矛盾的量。”查长江说,第一个“量”就是质量,无论任何时候,作为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都是第一位的。有一年,市区自来水出现异味和异常颜色,查长江果断使用桶装纯净水发面,虽然生产的成本高于小作坊,但有利于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
第二个量,就是生产数量。老查记馒头为何那么贵?就是因为每一个馒头都是手工揉制的,吃起来口感筋道。尽管生产数量赶不上机器和面蒸制的馒头,但只要能满足客户需求即可。
“以前大家对食品安全不太重视,对添加剂也不是很了解。有一段时间,市面上流行那种又大又白的馒头,吃起来很香甜,但那都是添加剂催生出来的。比如添加硫磺,就可以让馒头变得雪白,添加含铝泡打粉,就可以让很小的一个面团发成大大的馒头。”查长江说。
查长江说:“加入添加剂的馒头做起来省时、省力、节省成本,所以很多商户都会使用添加剂。真正无添加剂的馒头发酵时间比较长,一般来说,如果早上开始发酵面团,到下午的时候馒头才可以出笼。”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目前,老查记的年销售额已达到1000万元,随着客户的认可和客户群体的增加,其发展势头已经呈现出飞跃模式。对于今后的发展规划,查长江坦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我心中,一直有两个楷模,一个是‘老干妈’,一个是‘十三香’。今后的老查记,就要沿袭这两个品牌的发展轨迹去运营,我的目标是要打造驻马店第二个‘十三香’。”
23日,查长江带着记者探访了老查记的中央厨房。按照要求,记者穿好保护服,戴好鞋套,乘电梯下到生产车间。“工人们已经下班了。”查长江说,每天早上4时,几十名工人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经过发酵、揉制、点火、预热、蒸制等十几道工序蒸制出的馒头美味可口。
“老查记馒头有专门针对老人和儿童做的品种,我们全家只吃老查记的馒头。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吃东西不就图一个放心嘛!”市民王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老查记天然馒头曾于2015年获得了中国天然食品联盟首轮认证,其传统的制作手法和清香天然的口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面对社会各界的赞誉,查长江没有停止脚步,老查记食品有限公司在保证其产品天然、健康的前提下,不断研发新产品。 记者注意到,普通的馒头店通常只有很少的品种,而老查记的孝心大馒头、飞龙馒头、金枣山馒头、小猪馒头等创意十足的造型给市民带来了不一样的购买体验。相对于外形,这些馒头的颜色和种类也是多种多样,黑米馒头、红薯馒头等,五谷杂粮,应有尽有。“手工馒头的样子确实没有机器馒头好看,你看,有的馒头上面都裂口了,但手工馒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给孩子吃特别放心。”市民林女士说。
在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出现的当下,查长江始终在产品质量上严格要求,精益求精。“事实上,不管是老食品还是新花样,只有真正让人们吃得安心,才能走得更远。”查长江说。
查长江表示,他有一个计划,下一步将在市区所有直营店增设一个免费施粥点,每天免费向市民施粥。“尽管此举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但我始终记得爷爷靴子中倒出的那些欠条,始终记得爷爷在梦中给我托付的那句话——做个良心商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我做人的原则,也是我做生意的宗旨。”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