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5月25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起源于古江国的江氏一族

发布时间:2017-05-25 08:10:40  

 起源于古江国的江氏一族

 

□晚报记者 高琳琳 文/

 yaohf1705119.jpg

昨日上午,记者在市解放大道老干部休养所,见到了正阳县江氏文化研究会原会长江正琦。老人今年84岁,精神矍铄,声音洪亮,思路清晰。为了续修江氏族谱,他不顾年老力衰,倾其心血,撰写《江氏文集》。

江氏起源于古江国

指着厚厚的《正阳·江国·江氏》一书,江正琦说,这是他和家人第二次续修族谱,里面包含了姓氏起源、江国历史、族规家训、文化研究等内容,虽然有瑕疵,但聚集了许多江氏后人的心血。

江正琦说,江氏起源于古江国。随后,江正琦跟记者讲了一个传说,周武王灭商纣建立周朝,因江氏始祖元仲第三十一代孙济有战功,就封他到淮河中下游当诸侯王。当济来此上任时,只见白浪滔天,赶紧返回向武王禀报实情。武王说,既然是一片汪洋,就叫江国吧,并让姜子牙排干江国之水。姜子牙召唤东海龙王敖广施法术把水吸干,江国露出地面,但还有一条深沟存水,就是淮河。

江国遗址在正阳县

江正琦说,《中华姓氏河南寻根》一书中记载,江国在古代兖州与豫州之间,东连息国,南滨淮水,西连道国,北临蔡国。息国在今河南息县,道国在今河南确山县,蔡国在今河南上蔡县,所以,江国的地理位置应该在今河南正阳县境内。

江正琦告诉记者,文物部门挖掘考查认定,当年的江国所辖区域跨正阳、确山、息县,面积约900平方公里。江国国都在今正阳县东南大林乡涂店附近,距淮河1公里,都城城池约有2平方公里,是一片地势险峻的高地,古称“凤凰台”。古城遗址曾出土西周、汉代的陶器、铜印等。

在大林镇涂楼村向北有一个圆锥形缓丘,它就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国故城遗址“江亭”。这里曾是江国国君游乐、纳凉的地方,至汉代仍有此地名。从1995年起,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江姓族人陆续来此寻根祭祖。很难想象,这个覆满青苗的“大土堆”,就是海内外江姓人魂牵梦萦的故国。

江氏文化源远流长

在正阳县多年的江正琦祖籍在大林乡,和许多在淮河北岸江国故地繁衍生息的江氏后裔一样,对这片生养他的大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江氏第127代子孙,自从退休后,江正琦就开始续修族谱。

江正琦说,江氏族谱截至目前续修了两次,第一次宋代时修,第二次就是他和众多江氏后人几年前努力出版的《正阳·江国·江氏》一书。自从楚国人来到江国后,江氏族人外逃至开封附近的兰考、杞县等地,在此繁衍发展,并立了族谱。他们续修的族谱参照宋代遗留下来的族谱。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江正琦不但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而且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和香港、澳门等地调查走访,收集江氏的历史资料,汇聚了厚厚的一本江氏起源发展史书,囊括了海内外江氏的分布和宗亲组织。

“这本书有些瑕疵,我正在一字一句修改,准备出第二本书。我希望留给江氏后人更多的考证。”江正琦感慨,希望江氏后人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记住自己的姓氏文化,记得勤、俭、刚、明、忠、恕、谦、浑的家规祖训,传递江氏族人的坚强、善良和勤劳。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