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何时隔俩月再遭袭
专家称恐怖分子意图造成更大社会恐慌
欧洲各国均提高反恐警惕 但单个袭击难做到完全防范
发生爆炸的体育馆附近道路已被封锁。
虽然百般防范,但英国的“心脏”还是又被插入一把尖刀。距离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仅仅两个月,英国再次遭袭。
清华大学欧洲问题专家史志钦昨天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讲,英国现在成了一个“聚焦点”。上次在英国议会大厦,而这次在公共体育馆,在这些地方进行恐怖袭击,意图就是造成更大的社会恐慌。
另据报道,曼彻斯特市的治安不是很好。几天前在当地还发生过枪击事件。
英国为何接连遭遇恐怖袭击?
“伊斯兰国”屡屡战败 试图召唤更多对欧洲的袭击
清华大学欧洲问题专家史志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讲,英国现在成了一个“聚焦点”。上次在英国议会大厦,这是英国权力的象征,而这次在公共体育馆,这些地方要么聚集着象征性群体,要么就是人群集中的地方。恐怖分子在这些地方进行袭击,就是要引起社会关注,引起社会效应,造成更大的社会恐慌。
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称,长期以来,英国安全机构一直在努力防范。自2005年“7·7”恐袭后,英国的警察就被反复培训以应对类似暴行的再次发生。
据《光明日报》此前报道,反恐专家表示,尽管英国的反恐能力被认为要高于欧洲大陆国家,但是由于英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反恐参与程度很深,树敌众多,英国仍然面临非常严重的恐怖威胁。英国情报部门此前不断强调,恐怖分子袭击英国只是时间问题。
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指出,自2015年以来,法国、比利时和德国都发生过造成大规模伤亡的恐怖袭击。如今,恐怖主义的刀锋指向了英国。
今年3月22日,伦敦市中心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后,英国《卫报》的文章称,英国情报机构在过去3年里挫败了针对英国的12起恐怖袭击阴谋,但他们停在了第13起上,情报机构曾长期预想的噩梦终于发生了。随着“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战场上的屡屡战败,该组织正试图召唤更多对欧洲的袭击,包括一些低级别和“孤狼”式的袭击。
英国情报机构军情五处认为,“孤狼”袭击者不像“基地”组织成员那样容易被追踪,“孤狼”袭击很难被预警。军情五处同时称,凭借该机构的现有资源,很难对所有可疑分子保持全天24小时的监控。
英国为何不在3月的恐怖袭击之后提高反恐级别?
恐怖分子在暗处 英国针对其情报作出判断
就在两个月前的3月22日,议会袭击事件发生后,英国并没有提高其恐怖袭击防范级别,一直是第二严重级别。
史志钦分析指出,这应该是英国针对其情报所作出的判断。目前反恐意识在整个欧洲来说都是很强的。虽然各国都提高了反恐警惕,但是恐怖分子是在暗处的。
据介绍,曼彻斯特市的治安不是很好。几天前在当地还发生过枪击事件。第二天早晨看到报道,人们也因此很恐慌。这种小的社会治安事件不断发生。
此外,英国马上就要迎来议会选举,但英国警方还是和以前一样应对恐怖袭击。目前还没有听说警方要提高反恐级别。
此次袭击将给英国选举
带来哪些变数?
将更有利于保守党支持率
加速英国脱欧进程
史志钦表示,此次发生爆炸的时候英国正在脱欧,加上英国将进行议会选举,恐怖分子希望在这一阶段制造更大的混乱,可能是对英国目前强硬的移民政策不满。
史志钦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直接造成的结果将会影响英国的选举,更有利于保守党的支持率,坚定英国脱欧的决心,加速英国脱欧进程。另一方面,由于预计其移民政策将会更加强硬,将会导致恐怖分子更加寻衅闹事,制造更大恐慌。
虽然欧洲各国的警惕性和安全措施都很严厉,但是毕竟恐怖分子在暗处,如果想要进行恐怖活动的话,是有些防不胜防的。这也是整个欧洲面临的反恐难点。
欧洲为何“越反越恐”?
单个袭击难做到完全防范
随着欧洲大陆拉响“反恐”警报,欧洲多国先后宣布加强反恐措施,并出台联合反恐计划。但在多国发力的同时,恐怖袭击并没有在欧洲“偃旗息鼓”的迹象,反而“越反越恐”,引发舆论质疑。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欧洲最常见的“独狼式”袭击防不胜防:有组织、有策划的袭击往往有迹可循,但临时起意的单个袭击实难做到完全防范。
忽视内生性根源问题也是欧洲反恐计划的一大盲点。崔洪建认为,欧洲社会经济发展不平等,造成移民和难民融入困难,这是恐怖主义的根源所在。但欧洲国家目前的反恐手段都是向外的,即假设袭击者是从西亚、北非地区“长途跋涉”而来的,这与现实情况并不相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专家李伟也指出欧洲反恐政策的弊端。他认为,很多欧洲国家在制定对策时不是将反恐作为目的,而是将其作为政治工具,与国际关系、意识形态相联系,“看似反恐,其实各有所图”。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