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记者 万华翼
5 月16日,本报15名微粉来到驻马店好莱坞国际影城,观看了《摔跤吧!爸爸》。
“非常好看的一部竞技体育电影,很好地科普了摔跤这项运动,非常励志,看得人惊心动魄。”这是众多微粉在看过《摔跤吧!爸爸》以后的评价。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影片把一部看似普通的体育励志片与家庭亲情、女性价值、国家荣誉等进行了完美融合,用小人物的奋斗史折射出宏大的价值观,引起了大批观众的共鸣。
《摔跤吧!爸爸》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国家级摔跤运动员马哈维亚·辛格·珀尕(阿米尔·汗饰)为生活所迫,放弃了为国争光的梦想。偶然间,他发现自己的女儿们有运动天赋和潜力,便不顾家人和社会的反对,开始对女儿们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最终培养出了在国际竞赛上为印度争得荣誉的一流女性摔跤运动员。
满满的“套路” 满满的感动
这部创造5月院线“最大惊喜”的影片,在故事情节上并无新奇之处,但观众看后无不为之感动。“不是体育迷但仍能感受到强烈的体育精神”“虽然我能猜到故事的发展,但还是被吸引”“将一个老套的故事娓娓道来,并引人入胜”“印度风情的音乐歌舞出现得恰到好处,难得地走心又让人易于接受”……
这部印度小成本主旋律电影的取胜之道,在于颇有诚意的主创团队,以及他们奉献的上佳叙事节奏。
能把主流价值观的电影拍得热血而动人,能够打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份、不同性别的观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摔跤吧!爸爸》精准地拿捏了一部体育竞技题材电影的度。
在盛赞这部影片的同时,不少中国观众和影评人开始反思。有影评人表示:“满满的‘套路’,满满的感动,我们很久没有这样的作品了。这部电影的成功再一次说明,电影的根本任务是把故事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