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华尔街对亚洲实施的一次经济劫掠,而韩国是餐桌上最大的一块肥肉。
金融危机发生时,走投无路的韩国不得不主动向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1997年12月1日,由于IMF坚决要求韩国先关闭12家银行,谈判没有达成协议。面对韩国最后的挣扎,12月2日,美联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发话:“亚洲需要加速实现一种鼓励私人投资加入的新经济体系。 ”说白了就是要韩国彻底结束原本行之有效、但对华尔街不利的韩国发展模式。12月4日,韩国投降,双方达成了570亿美元援助协议。韩国钻进了美国布下的罗网之中。整个方案简单说有两个方面:一、韩国必须保护债权人利益,因此国内要实行经济紧缩计划。二、韩国企业模式和经济管理在美国指导下进行改革。
美国的计划只是刚开始,韩国接受条款后,银行将陆续关闭,银根紧缩,企业得不到贷款,无法生产,不良资产猛增,加剧银行危机,进入死循环模式。一旦企业到达破产阶段,那么,韩国人只能将这些企业贱价拍卖,而收购者必定是西方大企业。
当时,韩国企业巨擘三星集团被拆解分售:沃尔沃拿下它的重工部门,庄臣拿下制药部门,GE抱走照明部门。大宇集团高达60亿美元的汽车部门,以区区4亿美元被通用汽车购得。韩国八大银行几乎全被外资控制。
可口可乐、西格拉姆、惠普、雀巢等在韩国疯狂收购。这是一场人血盛宴,经此之后,韩国几乎成了美国的经济殖民地。
(据《环球时报》 沙月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