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5月22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递“隐私面单”还是难防“内鬼”

发布时间:2017-05-22 08:11:40  

 快递“隐私面单”还是难防“内鬼”

□敬一山

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网络近日宣布,在经过西部地区试验后,该网络已联手主要快递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隐私面单”服务,未来网购用户收到的包裹面单上,手机号码不再完整显示。

相信很多网购过的人都曾担心,自己的姓名、地址、电话清清楚楚地印在快递盒上,要是落在别有用心的人手上,岂不是很大的安全隐患?但网购已经是无法抗拒的潮流,为了便利,安全的顾虑也就只能抛诸脑后。现在快递公司能主动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尝试“隐私面单”这样的做法,自然值得鼓励。只不过,细细一推敲,还是觉得目前推行的“隐私面单”,不过是看上去很美,实际效果存在很大疑问。

从相关新闻的介绍来看,“隐私面单”分为上下两联,上联是快递员用来和客户联络的,下联属于客户联。而隐去号码的,只是下联。也就是说,这样解决隐私泄露的问题其实很有限,不过是消费者接到商品想扔快递盒时,可以不用特地撕掉面单,以防止别人看到信息。但从过去的泄密案例来看,通过废弃快递盒找消费者信息的并不多,更常见的情形是“内鬼”

如今年2月的一起案件,就是一个离职的快递员,将手中私下扣留的快递单存根卖给他人,导致3000多条客户信息泄露。而类似的案件,近几年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过。快递公司的快递员或者其他能接触到客户信息的职员,把客户信息进行了打包售卖。这种“内鬼”才是信息泄露的最大隐患,而这种隐患很难通过“隐私面单”来消除。

把客户联的电话号码隐去,能避免更多人接触到核心信息,多少也能起到一点保护作用,让消费者在拿到商品时,感受到快递公司对隐私保护的重视。但挑剔一点说,这种“隐私面单”的公关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如果真要切实保护消费者隐私,快递企业有必要和快递员签订更严格的保密协议,加大对“内鬼”的打击力度。

《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4.8亿网购用户中,超过半数网购用户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相当多的用户因信息泄露遭遇骚扰或受到网络诈骗。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