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圣地开启脱贫攻坚新征程
——井冈山、遵义、延安脱贫攻坚蹲点记
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初夏五月,记者走进这些闪耀着红色光辉的革命圣地蹲点采访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目标,这些昔日遍洒英烈鲜血的红土地,正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开启脱贫攻坚新征程,展现出新的担当、新的作为、新的风貌。
井冈山市 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级市
两个多月前,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委托的第三方机构评估并经江西省批准,井冈山市成为我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级市。
井冈山市委书记刘洪说:“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这是我们向长眠在这片红土地下4.8万余名革命烈士奉上的最好告慰!”
站在政府代建的新房前,大陇镇瑶背村贫困户宁竹英说:“政府出钱给我们建了新房,用扶贫资金为我入股黄桃和金融合作社,每年分红2000多元,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报销比例高达90%,两个孩子上学都有补助……”
遵义市 去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3万多人
2013年,在脱贫攻坚中,遵义市规划以贫困山村苟坝为核心,打造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
针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石漠化严重地区贫困群众脱贫难问题,遵义市启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异地搬迁扶贫行动。
来自遵义市扶贫开发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遵义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3.6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88%,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9%。
延安市 剩余292个贫困村今年全脱贫
延安市洛川县,脱贫攻坚动员会上,洛川县委书记王明智说:“今年,我县尚存在的623户1432名贫困人口和36个贫困村的退出任务必须完成!”
屈万平,洛川县交口河镇弥家河村一个自小患有脆骨病、一直靠低保维持生活的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当地干部为他“私人订制”了脱贫“处方”——在微信上卖苹果。如今,他一年纯收入3万多元,并从低保户变成了脱贫示范户。
根据部署,延安市将在今年实现在册剩余的1.02万贫困人口和29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