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5月15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退休老教师渴望援手

发布时间:2017-05-15 07:54:39  

 长子几近失明   次子小脑萎缩

退休老教师渴望援手

青少年读物、画册等都是一份温暖

 

□晚报记者    

今年65岁的退休教师王小国和老伴,是平舆县玉皇庙乡梁楼村人,育有两儿一女。王小国的次子12岁发病,被诊断为小脑萎缩,18岁瘫痪在床。长子王建设的一双儿女也是12岁左右发病,站立不稳,无法行走,被诊断为小脑萎缩。媳妇起诉离婚后,王建设备受打击,眼睛近乎失明。王小国夫妇肩负起伺候一家三代四位病人的重任:伺奉84岁病弱的母亲,还要照顾年近40岁的次子王威、20岁的孙子王凯洋和13岁的孙女王晴。

昨日,记者来到平舆县玉皇庙乡梁楼村王小国家。一进院门,记者看到王小国的孙子王凯洋在堂屋走廊下的轮椅上坐着,目光呆滞。看到来人,他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阿姨,你好。”妹妹王晴坐在哥哥旁边的一张旧课桌旁,歪着脑袋,脸几近贴在桌子上在写字。记者靠近发现,她写的是小学数学习题。

兄妹俩患病后辍学

“凯洋今年20岁了,从12岁发病到现在已瘫痪多年。王晴今年13岁,发病时正在上小学。”头发花白的王小国说,孙子和孙女上学时特别热爱学习,成绩优秀,深受老师喜爱。

王晴已经辍学两年,症状稍轻。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王晴都念念不忘学习。她每天准时坐在家里的旧桌子前看书、写字。王小国每天都抽时间辅导她,检查她做的数学题,夸她的字写得工整。得到爷爷的夸奖,王晴羞涩地笑了。当她想站起来上厕所时,会大声喊奶奶抱。“我真的老了,已经抱不动她了。”王小国的老伴说,在她的帮助下,王晴起床洗漱后,就坐在课桌前写字、做习题,不写字时就大声阅读爷爷从学校带回家的各类报刊。哥哥则羡慕地看着妹妹读报纸,有时他也会从妹妹手里费劲地接过报刊自己看。

两位老人的艰辛生活

当王小国正在介绍自家的情况时,记者突然听见正写作业的王晴一阵接一阵哈哈大笑声,那笑声又似哭声。“她无法控制自己。”王晴的奶奶说着眼圈红了,转过身去擦眼泪。王小国的老伴儿每天要洗衣做饭,还要帮孙子孙女穿衣喂饭、递送书刊报纸,一天数次抱孙子孙女上厕所……

王小国拿出一个袋子,里面装满了各种证件和资料,有王建设、王威和孙子孙女的残疾证、病例、低保本……摆满了一桌子。讲完自家的遭遇和现状,当过教师的王小国性格开朗,看得很开,但是言语间充满了无奈和辛酸。他说:“医生说儿孙都患小脑萎缩有可能是家族遗传。目前医学上暂时没有特效药治疗。”

王小国说,他出身农民家庭,没听说过长辈有谁得过此病。他兄弟五人,还有两个妹妹,除他之外,后辈人都很健康。作为家中老大,还是一名教师,王小国平时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耕读传家,为人处世善良宽厚,儿孙三人的病状成为家庭的厄运,几乎压垮了老两口。

特困家庭需要爱心人士伸援手

王小国告诉记者,近年来,平舆县有关部门对他家表示了关心,他收到过1万余元的善款。他代表老伴和全家深表感谢。王小国说,王晴发病时间短、症状较轻,兴许还有治愈的希望,一旦断药,她会大小便失禁或者肾衰竭不再排尿。

王小国老两口在晚年还要照顾家中老少三代病人,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社会爱心人士和读者愿意向王小国伸出援手,可以和他联系。王凯洋、王晴兄妹俩也需要一些物资帮助:简单的家庭康复训练器材,或者是青少年读物、画册、练习本。如果您在经济上给予捐助,就可以让这对兄妹定期检查身体,维持吃药,让两位老人少一些负担,多一些精神安慰,感受到社会温暖。

王小国手机:15649593785 。账号:6221885110000035165,开户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户名称:王小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