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5月09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鲜肉+IP”不一定成热剧

发布时间:2017-05-09 07:32:18  

 《择天记》《思美人》收视低迷

“鲜肉+IP”不一定成热剧

“鲜肉代表”鹿晗的个人电视剧首秀《择天记》一度被认为是年度热播剧,与之前开播的《思美人》首次将屈原的故事搬上荧屏,因《花千骨》走红的马可担纲主演,让该剧在开播前备受期待。然而,结果并非预期的那样。《择天记》平均收视率在1%上下徘徊,《思美人》接档《人民的名义》更是收视率大跳水,从6%的收视率直接跌至0.7%。电视剧业内追捧的“鲜肉+IP”模式,似乎开始失灵了。

daih170527.jpg

套路化“IP剧”再无吸引力

有不少观众评价《择天记》最大的优点,是“拍出了一个比女主角还要美的男主角”,至于“逆天改命”的剧情反而没有太多吸引力。而带着历史剧标签的《思美人》,因为剧情中出现“楚怀王昏君变明君”、“‘太后’称谓提前出现”、“屈原叫错自己名字”、“端午节提前出现”等被观众屡屡挑刺。

从制作来看,《择天记》和《思美人》显然都是“鲜肉IP剧”的标配,外形俊美的明星出演男主角,外加唯美的布景与造型,把演员拍得美美的。故事上,《择天记》是与《花千骨》不相上下的打怪升级修仙路,《思美人》本是塑造屈原,却被改成了穿插着感情线的个人奋斗史。套路化的剧情,不出彩的人物设定让剧作留不下太多记忆点。这让已经被“IP剧”砸了两年的电视观众审美疲劳了。

高片酬高预算换不来高收视

“鲜肉+IP剧”模式剧集的关键因素,能否拉来一线的“鲜肉”和“鲜花”做男女主角,这就意味着需要有大把的钞票来铺路。在“鲜肉”演员的梯队中,以李易峰、杨洋为代表的一线“鲜肉”片酬都是六千万元起,被称为“归国四子”的鹿晗、黄子韬、张艺兴、吴亦凡,至少都要亿元片酬加身,但还不一定能请到。

《择天记》中鹿晗的片酬,就被疯传是1.2亿元的史上最高片酬。制作成本被指超过了4亿元。尽管后来制片方柠萌影业极力澄清绝非传闻那样,但按照目前业内对顶级“IP剧”的制作预算来看,3亿元的预算、1亿元的演员片酬也是其最低限度。至于《思美人》,虽然演员片酬并不夸张,但古装剧的置装和置景费用,在预算上不会低于亿元。

 《择天记》的播出平台是湖南卫视,吸引粉丝优势明显,而1%的低收视率实在说不过去。

daih170526.jpg

对迷信“流量明星”开始警惕

有人猜测,“IP剧”在电视端失灵,或许是因为收视人群的不匹配?然而事实是,即使在“IP剧”粉丝大本营的视频网站,《择天记》和《思美人》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据猫眼数据统计,开播19天的《择天记》累计播放量84.8亿次,日均播放量4.46亿次;《思美人》开播8天播放量仅5.9亿次,日播放量不足1亿次。与此前大火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累计播放量突破300亿次、日播放量过10亿次相比,显然不是一个量级。

 这种失灵,也印证了所谓“流量明星”压阵,并不一定能换来预期的收视反响和网络热度。                 (环   媚)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