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银行、银监会等14家机构召开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通报了2016年全国打击非法集资案件的成果。据联席会议办公室统计,2016年全国新发非法集资案件5197起、涉案金额251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4.48%和0.11%。这是非法集资案件数和涉案金额近年来首次出现“双降”,前两年案件集中爆发、急剧攀升的势头已经有所遏制。
据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杨玉柱介绍,2016年非法集资案件高发势头有所遏制,非法集资案件数和涉案金额近年来首次出现“双降”,非法集资早发现早处置的良好局面正逐步形成,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杨玉柱表示,在预警监测方面,去年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全国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各地共摸排各类机构62万家,发现并处置风险线索1.1万条。特别是各地出台了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共接到有效线索1200余条,奖励17万余元。去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共查处、批准逮捕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6440件、9441人,同比分别下降7%和12.3%;查处、批准逮捕涉嫌集资诈骗案727件、1049人,同比分别下降16.6%和13.3%。
不过非法集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去年公安机关共立案一万余起,涉案金额近1400亿元,亿元以上案件逾百起,全国法院收到的非法集资刑事案件数量也在增长。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