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种植结构 改变经营理念
“金豆豆”帮村民脱贫致富
□晚报记者 于河伟 通讯员 张红卫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你知道是什么吗?”4月17日,在汝南县板店乡柴庄村一块农田里,村民武余粮正在用机械播种春花生,他一边帮助添种一边与年幼的孙子猜着谜语。
“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谷雨前后正是播种春花生的黄金时间,目前在板店乡的田边地头,整地、备种、播种,到处都是群众忙碌的身影。
“去年我种了7亩春花生,仅花生果就卖了2万多元,而其他群众种玉米几乎没钱可赚。今年种花生当然会成为群众的首选。”正在田间播种的机手冯高峰说。
过去,板店乡农民采取的是一茬小麦加一茬玉米的种植模式,花生只作为辅助作物搭配种植。近年来,由于粮食价格持续低迷,农民才开始把目光瞄向花生、红薯等一些不起眼的经济作物身上,把种植花生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首选,大力发展花生产业,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为把花生产业做大做强,板店乡在花生选种、施肥、除虫防病、日常管理、收获加工等环节加强对农民的指导,鼓励引导群众实行绿色、有机种植,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生产加工,从种到收全程跟踪服务。随着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一批有头脑的种植大户成立了多家合作社,专门从事花生播种、收获、加工、销售,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经营模式。目前全乡有150户购买了花生收获机,30户购买了大型花生脱秧设备,120户购买了花生剥壳机、筛选机,拉长了花生产业链,一个普通的花生果加工成花生米、花生油之后身价倍增,增加了附加值,拓宽了花生销售市场,花生种植效益逐年提高。全乡花生种植面积从几年前零星种植已发展到8000多亩,年助农增收一千多万元。小花生做成了大产业,小小花生果已经成为板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金豆豆”。
正在田间播种的武余粮算了一笔账:种花生,一亩地可收干果300多公斤,按1公斤6元卖,是1800元以上,刨除800元的本钱,净赚1000元。种玉米亩产400公斤,卖600多元,除去成本所剩无几。今年群众纷纷调整种植结构,压缩玉米种植面积,扩大花生种植面积。全乡多数村民通过调整种植结构而脱贫致富。
今年板店乡花生种植面积预计突破8000亩,其中春花生种植近2000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