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4月24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 给人定力和沉静的品格

发布时间:2017-04-24 08:10:41  

读书  给人定力和沉静的品格

 

□程赤兵

 

422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在电子图书日趋发达的今天,在人们阅读日益碎片化且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阅读书籍,是不是越来越小众化、越来越显现老龄化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世界读书日前夕,当当、亚马逊等图书销售网站,分别发布了年度国民阅读报告。报告显示,广东、北京、江苏稳居我国图书购买力前三位。可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读书的需求就越强烈。书籍可以给人启发和知识,也能给人带来丰富的娱乐生活。阅读书籍,正成为更多高端人群的选择。

纸质图书的市场需求依旧庞大。举个例子,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就带动了纸质图书的销售,《人民的名义》原著销售已经超过100万册。在去年“双11”的图书销售中,新华书店旗下的文轩网销售图书300余万册,销售额超过亿元。天猫图书、当当图书、京东图书的销售量都是数百万册,比前年的这一天大幅增加,有的甚至翻了一番。这都说明,纸质图书不但没有在与电子图书的竞争中“死去”,而且还存在着“逆袭”的可能。

诚然,纸质图书存在着价格较贵、搬运困难、查找不便利、储存占用空间等诸多缺陷,但这些缺陷,完全可以通过电商或传统书店、出版商的努力予以改进。相比较而言,电子图书由于电子设备的使用年限有限,其成本未必就比纸质图书低,环境污染程度也未必更少,同样,携带也未必更方便。

由于电子图书还处在片面追求海量的阶段,缺少有的放矢的精细分类,很容易造成读者注意力分散、视觉疲劳等状况,难以记忆,内容盗版等现象也无法杜绝。可以说,电子图书和纸质图书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它们的竞争,最终的结果会是共进共赢,而不是谁生谁死。

当然,这只是从产品客观条件上来分析图书市场的走向。应该看到的是,无论是纸质图书还是电子图书,最终生存下去,还是要靠多出精品。个别纸质图书的出版者为了追求利润,曾经出版了许多质量低下、经不起推敲的跟风作品,这实际上是在砸自己的饭碗。现在,纸质图书已经进入了追求精品的阶段,多出好书,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对于读者而言,无论是阅读纸质图书还是电子图书,都要有针对性,都要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而不是只获得一时的消费性娱乐。所以,读者既要从兴趣出发,也要从需求出发来选择图书,通过阅读来扩展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素质,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在生活中少走弯路。阅读的功效往往不会立竿见影,它是积累起来的,是潜移默化的。只要你阅读的是好书,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最终都会给你带来益处。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