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县道德模范陈国民
生命之花在苦难中绽放
□晚报记者 于河伟 通讯员 杨明华
陈国民靠饲养湖羊还债。
黑瘦的脸庞是他饱经风霜的烙印,辛勤的劳作练就他不屈的性格,长满老茧的双手见证他生活的艰难……他就是十九年如一日,让瘫痪在床的妻子重新站起来、不甘贫穷靠饲养拔穷根、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汝南县道德模范、常兴镇严庄村村民陈国民。
“再难也不会放弃,
我一定治好妻子的病”
1998年6月的一天,陈国民的妻子田柳枝突发脑溢血,在医院治疗一个多月,花去医疗费6万多元。按照医生的嘱咐,陈国民将妻子拉回家后,开始了漫长的护理生活。
“再难我也不会放弃,我一定治好妻子的病。”陈国民抱定了这样的信念。
陈国民每天早早就起床,喂猪、做饭,然后给妻子梳头、喂饭、擦洗身子、洗衣服。这些已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农忙时,他怕妻子一个人在家出意外,就准备好馒头、鸡蛋、蛋糕和开水,背着妻子下地,在地头给妻子搭一个简易棚子,然后自己干活。中午给妻子吃鸡蛋和蛋糕,陈国民啃些凉馒头。晚上收工时,陈国民再背着妻子回家,给妻子做些软食,喂点热饭,然后还要给妻子喂药、按摩身子。
“在19年的时间里,柳枝有几年是在国民的背上度过的。”谈到陈国民照顾妻子的事,邻居陈大爷感慨地说。
屋漏偏逢连夜雨。1999年夏的一天,陈国民忽然发现妻子口吐白沫、嘴歪眼斜,身子不停地抽动。陈国民意识到妻子患上了“羊角风”病。
妻子旧病未好,又添新病。为给妻子治病,陈国民又借了5万多元钱。不论天寒地冻还是刮风下雨,他都四处奔波,打听秘方,求医问药,半夜三更也要往家赶,只为给妻子熬药、喂药。
2001年秋季的一天深夜,陈国民在从确山县城回家的路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雨水把他淋得浑身湿透,他几次滑倒再爬起来。他不住地告诉自己:国民呀,你决不能倒下去,家里还有患病的妻子和老娘等着你照顾呢。
经过半年多的治疗,妻子的“羊角风”病终于治好了。
为帮助妻子学走路,陈国民一手搂着妻子,一手掂着妻子的腿,一步一步地挪,一直坚持了两年多。
在陈国民的精心照料下,他妻子从卧床不起,到搀扶着能抬步,再到现在能拄着双拐慢慢地走,爱的奇迹应验了陈国民当初的誓言。
“咱不能欠债不还,
得想办法挣钱还账”
妻子的病情慢慢好转,陈国民 却欠下了四五万元的外债。“孩子他娘,咱不能欠债不还,得想办法挣钱还账啊!”一向不服输的陈国民对妻子说。
怎么挣钱呢?陈国民犯了难,因为他有过创业失败的经历。那是2009年的冬天,生猪价格一路攀升,好多饲养户依靠养猪赚了钱。陈国民也想靠养猪挣钱还债,便赊了本村村民杨国华和高联合等人的35头成品母猪。因为生猪价格一路走低,喂养4年后,陈国民最终赔了2万多元钱。
2011年,当地花生米每公斤卖到12元多,陈国民便带着妻子到湖北租了200多亩地种花生,种了2年,最后还是因为价格下跌而赔本。
不甘失败的陈国民没有退缩。2015年11月,他听说养鸡能挣钱,便借钱买了200只“郑州红”鸡苗。一天,陈国民在给鸡打料时,遇到附近村的湖羊饲养户赖学礼。赖学礼知道陈国民家的情况,就对他说:“老陈,我教你养羊怎么样?”“可我没有本钱啊!”陈国民不好意思地说。“我先赊给你20只成品母羊,等你赚了钱再给我本钱。”赖学礼的话让陈国民高兴得一夜没合眼。
第二天,陈国民按照赖学礼说的,在院里搭了一个棚子,将湖羊分为成品羊饲养区、繁殖区和羊羔区。
为减少饲养成本,陈国民从各个花生秧加工点捡来花生秧碎末,用水淘洗后喂羊。湖羊特别爱吃花生秧,上膘很快。这让陈国民看到了摆脱贫困的希望。半年后,陈国民用卖鸡的钱还了8400元的羊钱。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喂养,陈国民从当初喂养20只母羊到现在繁殖了40多只羊。“按照一只成品母羊一年繁殖2窝,一窝繁殖1~2只羊计算,今年可繁殖湖羊40多只。湖羊一般一年可长30公斤左右,年底收入3万元钱没问题。”陈国民高兴地说。
今年,陈国民把饲养棚增加了2个,又购买了6头成品母猪,计划再发一笔生猪财。
“年底就能把外债还清了。”在困苦中生活了近20年的陈国民,终于轻松了。
“咱是道德模范,
得按模范的标准去做”
2016年,陈国民被汝南县文明委评为道德模范,成为全村人羡慕的人物。“咱是道德模范,得按模范的标准去做。”陈国民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国民哥,不好了,快帮帮俺家的忙吧……”今年3月的一天,陈国民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喊声惊醒。原来,头天晚上的一场暴风雨把同村村民杨国俊家的一棵生长了几十年的大柳树刮倒,差点砸在邻居牛留香家的房子上,这让牛留香吓出一身冷汗。当时,杨国俊和牛留香的爱人都在外打工,牛留香心急如焚,急忙向陈国民求助。
被刮倒的那棵柳树有两搂粗,要是砸到房子上,肯定房倒屋塌。陈国民二话没说,拿起工具,一枝一枝地砍,一连砍了6天,终于把牛留香的一块心病给解除了。面对牛留香送来的500元钱,陈国民说:“都是左邻右舍的,提钱就见外了。”
去年种麦期间,一连下了10多天的雨,造成严庄村道路积水1米多深。陈国民想,积水排不出去,不但影响村民们的出行,而且影响小麦播种。他把自家的2台抽水泵架上,接上自家的电,连续奋战了3天3夜。积水排出去了,但陈国民家的1台抽水泵因“超负荷”工作报废了。村里要给陈国民2000元钱作为补偿,陈国民却说啥也不要。他说:“只要是关系村民的事,以后我还会无偿地做!”
“在严庄村,陈国民做好事是出了名的,而且他也是俺村的‘金牌调解员’、‘ 文明家庭’的形象代言人。”严庄村党支部书记桑捍卫说。
平时,村里谁家闹矛盾、邻里有纠纷,都愿意让陈国民去调解。每次,陈国民往人前一站,劝导当事人:“有啥过不去的沟沟坎坎?难道比俺家的日子还难过?”一句话说得双方面红耳赤,无话可说。要是当事人想走,陈国民就会把他们喊回来,让他们握握手,互道一声对不起才算调解结束。
近年来,在陈国民的影响下,村里没有发生过一起矛盾纠纷。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在严庄村蔚然成风。
记者手记:
人穷志不穷,敢于担当,淳朴善良,这是陈国民给记者的印象。他对妻子不离不弃,精心照料,不惜四处举债为妻子看病。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陈国民靠养湖羊慢慢摆脱贫困。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成为邻里纠纷的“金牌调解员”。他的凡人善举,他的逆境中的坚持,就像歌里唱的那样:风雨之后是彩虹!我们祝福陈国民和他的家人,好人有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