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4月19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家人和睦相处成美谈

发布时间:2017-04-19 09:43:02  

婆婆能干 儿媳孝顺

一家人和睦相处成美谈

□晚报记者   高琳琳   /

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张丽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yaohf170469.jpg 

张丽和婆婆。

能干婆婆像亲妈

昨日上午,记者在市练江大道驿城区老街街道老街社区张丽家中见到了她98岁的婆婆宛素真。虽然耳朵有些背,但是老人一脸笑容,不停地问儿媳:“谁来了?”

“我婆婆最能干了,年轻的时候没少帮趁我们,两个孩子是跟着她长大的。”今年50多岁的张丽是宛素真的小儿媳,自从嫁过来就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几十年来,这个家庭的成员和睦相处,婆媳就像母女。

张丽说,婆婆是个特别能干的人。公公早年去世,婆婆孕育了10个子女,但有6个孩子不幸夭折。虽然生活艰苦,但婆婆从不抱怨,乐观面对生活。

婆婆比自己大40多岁,两个人应该有很深的代沟,但张丽和婆婆相处得十分融洽。张丽和婆婆都没有工作,张丽在市区开了一家小商店维持生计,婆婆不但帮她收拾屋子、带孩子,而且常常给她送饭。街坊邻居都羡慕地说:“这婆媳俩相处得真好,比人家的母女还亲。”

张丽说,婆婆不爱管闲事,从不给子女添乱,脾气好,对家里的孩子也亲,儿女每次回家都要给婆婆带些喜欢吃的糖果。为了帮趁儿子和儿媳,宛素真到街上卖过烤红薯。老人的坚强和能干让子女们敬佩不已。

照顾婆婆尽心尽力

虽然听力不好,但是只要提起张丽,宛素真立刻来了精神,笑着看看记者,再看看张丽。

“婆婆对我那么好,把她当成自己亲妈是应该的。我的父母都不在了,她就是我们家的宝。”张丽笑着说, 身教胜于言教,婆婆做事开明,做人诚信,待人热情,这些都触动着她。她下定决心,要为婆婆养老送终,不让老人受委屈。

老人闲不住,张丽只好抢着把家里的累活和脏活干了。宛素真见人就说媳妇能干、孝顺。因为识字懂礼,在张丽的眼中,婆婆就是自己的偶像。

每天做好饭,张丽第一个端到婆婆跟前。看着婆婆吃饱了,她再张罗别的事情。婆婆的衣服脏了,张丽想给她脱下来洗洗,婆婆不愿意,张丽脸一黑,说:“再不听话不给饭吃啦。”老人听后乖乖听话。

张丽说,有一次,她回娘家三四天,没想到回到家婆婆拉着她的手,边亲边说:“你可回来了,我想你啊。”接着,老人又在张丽的脸上亲一下,弄得她挺不好意思。

“大娘,媳妇对你好吗?谁给你洗衣服啊?”记者大声问。

老人抬起头笑着指了指张丽,说:“衣服儿媳妇洗的。”看到老人可爱的一面,记者忍不住跟着开心起来。

做好饭,张丽总是让婆婆先吃,还时不时地给婆婆改善生活。婆婆爱听豫剧,张丽就给婆婆购买了唱戏机。婆婆好热闹,张丽没事就扶着老人外出转转。每当婆婆有个头疼脑热,张丽就赶紧把婆婆送到医院治疗。

家庭和睦老人高寿

“有好儿子不如有好儿媳,我儿媳待我比闺女还亲。”宛素真常常在外面夸张丽。每当听到别人说她有福气,老人就高兴得合不拢嘴。张丽怕婆婆寂寞,每天都要跟婆婆讲外面的新鲜事,读当天报纸上的新闻。

虽然已经98岁了,但是宛素真身体硬朗、精神舒畅,走起路来根本不像百岁老人。说起婆婆长寿的秘诀,张丽说,婆婆脾气温和,不爱多管闲事,只要能动手就不会麻烦别人。老人最大的特点是胃口好、爱睡觉,一生没得过什么大病,至今身体健康。

张丽至今记得婆婆说过的一段话:儿子、媳妇、孙子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是一家人。 十个指头不一样长,但咬哪个都疼。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把儿媳当闺女对待,就不会相处不好。婆婆认为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日子要过,她不缺胳膊不缺腿,能自食其力就不给子女增加负担。

无论是日复一日端汤送水、洗脸洗脚、 揉肩捶背,还是每周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等,张丽没有一句怨言。长时间和睦相处,张丽与婆婆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喜欢一样的颜色等。

几十年朝夕相处,张丽和婆婆从没红过脸、发生过争执。耳濡目染,孩子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或奶奶的 生日都要给老人买点儿小礼物。

    张丽是这样理解“孝顺”的:花钱为老人买喜欢吃的、喜欢喝的、喜欢用的东西叫“孝”,让老人不怀疑、不生气、不担心叫“顺”。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张丽有一个心愿,就是为婆婆过百岁生日,把一家人都请过来,让婆婆开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