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4月17星期一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有一老 如有一宝

发布时间:2017-04-17 09:05:06  

□晚报记者   王莹   /

她生于1920年,今年97岁。眼不花,穿针引线依旧轻车熟路。耳不聋,说起话来朗朗上口;一双小脚,走过漫漫人生路。老人豁达、开朗,是村里有名的老寿星,儿孙们的宝贝疙瘩。

reny170434.jpg 

程四英老人和孙女刘杏幸福地在一起。

reny170435.jpg 

乡村最热闹的地方是集镇,那里集中了农民需要的吃的、玩的、用的。

37日,或许是午后的缘故,驿城区沙河店镇宽阔的大街上只有稀稀拉拉几个晒太阳、聊天的人,显得有些冷清。

在询问了一个正在卖力吆喝着招揽生意的水果摊摊主后,记者顺利找到了位于驿城区沙河店镇沙东村的沙东小学。刚把采访车停到小学的操场上,迎面走来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

“奶奶,您知道程四英家在哪里吗?”记者问。

“我就是啊!”老人和颜悦色地回答。

“您今年97岁了?您看起来真的很年轻哦!”记者惊呼道。

“大伙都这么说,可我也没觉得自己年轻到哪儿啊。”老人笑着答道。

记者打量着眼前这位老人,瘦瘦高高,皮肤黝黑,一顶黑色帽子,一件红色外套,一条黑色裤子,简单朴素却精神抖擞,看样子也就六七十岁。

“快到家里坐。”这时,老人的孙女刘杏闻讯赶了过来。和记者打完招呼后,她对老人说,“奶奶,这是专门来采访你的记者。”

“走,咱到屋里坐。”老人盛情邀约。

一家人和睦相处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于这句话,作为孙女的刘杏深有体会。

“奶奶在我家住了很长时间,这不,今天我刚把奶奶送回我弟弟家。”老人所住的小院不大,但阳光充足。刘杏对记者说:“奶奶就父亲和姑姑两个孩子,父亲的身体不好,平时奶奶都住在我弟弟家。奶奶的性格很好,有很多好朋友。正是有了奶奶这块‘宝’,我们才真正领悟到了‘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和睦共处,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含义。”

“奶奶的老家在驿城区老河乡土门村,爷爷40多岁就去世了,奶奶靠着几分薄田把父亲和姑姑拉扯大。”刘杏告诉记者,老人看似清瘦,身体却很好。和她同龄的老人相继去世,她却不曾得过什么病,要说长寿秘诀,那应该是坚强的生活态度、健康乐观的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里虽苦虽穷,但奶奶坚持供应父亲上学,那个年代,父亲不但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还成为村里唯一的正式教师。”刘杏说。

在记者和刘杏谈话之时,老人一直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看得出,老人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奶奶就是这样,对谁都很热情,整天乐呵呵的。院里的人都认识她,也都尊重她。”刘杏说:“家里有了奶奶,添了不少欢乐。”

闲不住的老人

“弟弟院里有一个四五十平方米的菜园子,种着萝卜、豆角、蕃茄、辣椒、韭菜、蒜苗等蔬菜,奶奶每天都会到园里忙活一会儿。浇水、锄草、施肥、松土、给豆角搭架子,奶奶把菜园子打理得井井有条,家里一年四季都没有买过菜。”刘杏告诉记者,老人闲不住,见不得别人忙活,一说要准备饭了,她就慌着择菜。饭吃完了,她还要去刷锅。弟弟说她年纪大了,不让她做这些,可她总是不干活闲得发慌。

“奶奶爱干净,弟媳妇也很孝顺。奶奶每次脱掉的脏衣服都被弟媳妇拿去洗了,只有一些小件的衣服拗不过奶奶,让她自己洗。”刘杏说。采访当日,刘杏的弟弟和弟媳到市区办事了,记者没有见到他们。刘杏告诉记者,弟媳妇名叫崔礼,是沙东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平时对老人照顾很好。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201610月,崔礼生下了第二个孩子,老人非常高兴,硬是穿针引钱不眠不休地给孩子做了两套棉袄棉裤。不过,问题也接着来了,有了新生儿和产妇,伙食营养要跟上,家庭卫生更是马虎不得。“奶奶看弟弟每天上班忙得不可开交,还得做饭、洗衣、扫地一大堆的烦琐事,就非嚷嚷着要给孩子洗尿布。我们不让她做,她揽下了抱孩子的活儿。”刘杏说。

“大蒜下来剥大蒜、辫蒜瓣,偶尔亲戚来了送点带壳的花生,剥花生壳就成了奶奶的专利,你不让她干都不行。”刘杏看着奶奶,无奈地笑着说。

老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老人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跟她说话,老人对答如流。记者问她为什么闲不住,她说:“人要做事,不做事不行的,闲下来身体就会不好的。”

老人的口味比较清淡,酸辣都不太爱好。她爱吃青菜,爱吃带馅的食物,特别是蒸的野菜和饺子,自己种的冬瓜、南瓜等也很爱吃,不爱吃肉。一日三餐的饭量不多,早上吃小半个馒头,吃些家常菜,喝一碗粥。中午吃的比较多一点,晚上时常不吃饭。

“孩子们待我好没啥说的,你看我这袄、裤子,里面外面都是孩子们买的,穿都穿不完。”老人告诉记者,有一次,街上有人放电影,孙媳妇扶她到平房顶上看电影。“俺孙媳妇说了,等我到了100岁,也给俺放电影。”程四英说。

“这个人说我有福气,那个人说我有福气,我觉得自己就是有福气。我在孙子家都住8年了,孩子们天天啥都不让我弄,一个碗都不让我刷。夏天里孩子们怕我热着,专门在我的房间里装个空调。你没见俺孙媳妇,有才气,对俺也好,这样的孙媳妇打着灯笼都难找。”老人骄傲地告诉记者,这辈子养了一群好孩子,她很知足。

采访感悟

闲不住的老人更健康

□王莹

日常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属于闲不住的情况,对此,瑞典科学家曾在19978月至19993月期间对4232名老年人进行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问卷调查等。在问卷中,调查者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对老人日常活动水平进行评估,如:“你是否经常在家里进行一些修修补补?”“你是否经常修剪草坪?”“你是否经常出去采蘑菇或者野菜?”“你是否经常去打猎或钓鱼?”等问题。研究发现,与静坐的人群相比,生活中充满活力的老人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减少27%,总死亡率下降30%

长寿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人人都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定期锻炼对健康和长寿的益处已被广泛认可。许多专家建议,正常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然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要达到一般年轻人的运动水平显然是不太现实的。那么,如何才能活得健康、活得长寿,合理养生,科学保健呢?记者在这里综合了几位长寿老人的长寿心得,大家看看或许会有所帮助:

踮脚

老年人可以选择在家里,踮脚走路也是不错的锻炼方法,就是足跟提起用前脚掌走路,行走百步,可以锻炼屈肌。从经络角度看,还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老年人应注意安全,以免站立不稳而摔倒,患有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者最好不做。

利用沙发做运动

1.用沙发靠摩运动。

老年人背对沙发,后靠背外侧,由颈椎开始,向下至双肩、腰背、腰眼处,摩擦按摩。

2.用沙发做蹬车运动。

老年人正向坐在布艺沙发前沿处,双臂扶在左右扶手上,向上前方斜举双腿,左右腿交替蹬出,如同骑自行车,反复练习。

3.用沙发做托体运动。

坐在沙发床上,左右手臂撑住沙发床两边扶手,将全身托起,屁股离开沙发座位,将两腿向前方尽力伸直,反复托起,再落下。这是正向托体。反向托体则面对沙发,将双手臂扶在左右扶手上,双腿向体后弯曲成跪姿,将身体托起在沙发上,起落数次。

4.沙发举腿运动。

两只单布艺沙发相互对放靠紧,身体躺入两沙发内,双腿先左后右,轮流交替向上方伸举。以感觉舒适为宜。

5.沙发托肩运动。

躺入两个沙发中,左右两肘压在扶手上,利用肘力将上身提起放下,反复数次。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