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4月10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常怀感恩之心

发布时间:2017-04-10 08:39:46  

□高琳琳

清明节期间,烈士管国凡的孙子管保中到烈士陵园为爷爷扫墓;正阳县汝南埠镇汝南埠村村民黄新翠和镇里两名干部来到该镇的张夹道村黄桥湾烈士公墓,为60年前守护汝南埠镇战斗中牺牲的无名烈士扫墓并献上鲜花;一些市民和单位也在清明节期间到烈士陵园敬献鲜花。(详见47日《天中晚报》)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扫墓祭祖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体现孝道的一种具体表现。

每年清明,广大市民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深切缅怀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英烈。虽然一些烈士没有留下名字,和大家也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还是有许多后人记得他们,悼念他们,想念他们,感恩他们。

战争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和平美好的环境,为后人提供了学知识、长才干、成栋梁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懂得纪念先烈、知荣辱礼敬、懂孝行深义、传承优良传统的意义。

如今,新的道德观、人生观也逐渐淘汰旧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但是,这并不等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就可以作废了,更不能说扫墓祭祖等礼节可有可无。我们依然需要感谢为了我们的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并慎重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在特殊的节日里祭奠先人和先烈,为他们献上一束鲜花,同时也是献上我们的一片真诚和感恩。

虽然至圣先师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他却提倡“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身为儿孙,应该以感恩的心为先人除去坟地的野草,恭敬献上鲜花供品。这些虽然很普通,但这是在感恩。“祭如在”是对待祭祀礼仪的一种虔诚态度,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尊敬。

若是我们能够把这份感恩之情用于日常生活中,感恩生养我们的父母、教育我们的师长、真心善待我们的朋友以及帮助过我们的人,那么,不但这一文化底蕴丰厚的优良传统通过众人的行为得到传承和发扬,而且能构建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