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4月06星期四

标题导航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明祭母

发布时间:2017-04-06 08:25:03  

慈乌夜啼

 

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

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

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

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

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

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

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

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

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

鸟中之曾参。

 

清明祭母

 

     全美霞

 

日子如流水般去了又来、来了又去。转眼间,母亲,您离开我们已经12年了。12年来,女儿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您!今天,女儿又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来到了您的坟前,向您诉说着我的思念,我的挂牵。

多么熟悉的果树、菜园,多么熟悉的老屋、麦田。母亲,女儿看您来啦,您看见了吗?您感觉到了吗?站在孤落的院子里,看着物是人非的场景,女儿泪水涟涟,思绪万千,仿佛又听到了您温和的话语,看到了您清瘦的背影,仿佛又回到了过去,回到了从前……

苦命的母亲

母亲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在那闹饥荒的年月,父母先后饿死,接着姐姐和弟弟也相继得病死去。从此,母亲成了孤儿,靠讨饭为生。母亲讨饭的足迹遍及大半个豫南。再苦、再难,母亲都挺过来了。有一次,她路过一个小村庄,一个好心人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挺可怜的,就给她找了一个婆家。这个家有三口人,老两口一辈子无儿无女,抱养了一个儿子,因为人丁少,经常受人欺负。尽管长相不错,但家境贫寒,温饱问题都难解决,更别说娶媳妇了。于是,那个好心人就把讨饭的母亲介绍到这个家。那一年,母亲才18岁。?

母亲嫁到这个家时,没有嫁衣和嫁妆。尽管如此,母亲很高兴。那时是靠挣工分吃饭的年代。为了多挣一些工分,母亲总是不畏严寒酷暑,起早贪黑,有时累得连饭也吃不下,但她从没一句怨言。在母亲嫁到这个家后的第二年,我就出生了。随后我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也先后出生。于是这个贫穷的家里有了欢乐,有了笑声,爷爷、奶奶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坚强的母亲?

随着四个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母亲和父亲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那时,别人家都住上了像样的瓦房了,可我们家仍住着漏雨的茅草屋。母亲没有多余的话,和父亲默默实现着他们的愿望。她让父亲去学习炕烟叶的技术。不久,父亲就懂得了其中的技巧。于是,父亲就到外地去炕烟叶,两年后积攒了一些钱,接着开始了自建家园的计划。他们买来建房用的材料,建起了三间瓦房。母亲的脸上也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日子就这样平淡地过着,母亲依然像以前一样孝敬公婆,尊敬丈夫。

当时,弟妹小,家里又缺钱、又缺劳力,可母亲毅然决定让我去读书。好心邻居来劝母亲,让我中断学业以便有个帮手,可母亲依然坚持让我上学。我初中毕业那年,考上了驻马店卫校。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毕业那年,在我们生活刚有起色的时候,父亲患了食道癌,母亲四处借钱为父亲做了手术。可祸不单行,爷爷、奶奶也相继患病。母亲的担子也越发沉重了。既要供几个孩子上学,又要照顾好家里几个病人,还要一个人挑重担干好地里的农活。就这样,地里、家里,家里、地里母亲整天忙得像个陀螺。别人都说:就算是个男人也未必有母亲能干。干活不怕,最让母亲为难的是伺候病人。那时,爷爷咳嗽、奶奶气喘,又加上父亲手术后进食困难,母亲总是顾了这个顾那个。即使如此,母亲仍能把爷爷、奶奶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地里的农活处理得利利索索。

父亲最终没能战胜病魔,手术后第六年撒手西去,撇下了老的老、小的小,把一大堆债务留给母亲。那一年父亲只有43岁!母亲一夜间头发白了多半。可没过两天,母亲就坚强地下地干活了。一样地孝敬公婆,拼命地挣钱。母亲叮嘱我们:好好学习,一定要争气!?

苍天不负有心人,我们姐弟几个都很争气。渐渐地,我们都走出了母亲的视野,从农家小院走向城市,走向了社会。那时,爷爷病得厉害,一年四季离不开药。妈妈总是省吃俭用为爷爷买药,而自己有病从舍不得买药。妈妈经常告戒我们:“你爷奶不容易,一辈子没生孩子,抱养一个儿子又不在了,你们将来一定要孝敬他们。”我记住了母亲的话。每次回家,总给爷奶买些好吃的、穿的,和他们说些体贴的话,还拿些钱接济家里。我和妹妹先后在市里医院工作,大弟在做生意,小弟在读大学,这在农村算是有出息的了。母亲把她的四个孩子视为她的生命,她的骄傲。每次回家,临走时,母亲总是送了又送,直到望不见为止……

孝顺的母亲

父亲去世后,家里有9亩地,爷奶长年卧病在床,孩子们又都不在家,里里外外全靠母亲一个人。没有了丈夫是怎样的艰难,母亲是不会和我们说的,我们只能从邻居那里知道母亲如何如何能干。?

爷爷死后,家里只剩下母亲和80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天冷了,母亲就睡在奶奶的脚头为她暖脚。奶奶胃口不好,母亲总是千方百计地做些可口、松软的饭菜一口一口喂奶奶吃。

在奶奶90岁大寿那年,我专程回家把奶奶接到我们住的城市来,到弟妹家住住。就在我们把奶奶送回家三个月后,奶奶去世了。

永别的母亲

也许,我们都太重视奶奶了,把精力都集中到她的身上,而忽略了同样应该受到重视的母亲。奶奶去世半个月后,母亲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在医院上班,尽管面对过病人的无数次生死离别,可母亲的死对我的打击是无法承受的。我的心像刀割一样,泪流了擦,擦了又流,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母亲:你可知道?我们多么后悔,整天忙于工作,没有为您分担一点儿农活,没能陪您在家多叙叙话。作为一名护士,甚至没能预料到疾病对您的威胁,没能为您做一次全面体检,甚至没能接您来家里小住,哪怕一天!母亲:我拿什么来弥补我对您的不孝?您为什么不给我们机会?不,是我们没有珍惜您呀!母亲:我知道,说什么您也不舍得丢下我们,是家庭的负担把您压垮了,是天长日久的劳累把您的健康给吞噬了,是不孝的儿女把您给忽视了。

阴阳两界,是这样残酷地隔着您和我,我拿什么来祭奠您?母亲!您可知道:“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那种心情,那是撕心裂肺的痛苦,那是后悔又无奈的遗憾。

母亲 ,您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