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为突出的广州市,历来十分重视养老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在试点研究与推广、政策制定与完善、居家及社区服务、机构开发与建设等方面有许多创新之举。今年上半年,广州市又率先实施老人护理险。
2016年下半年,人社部宣布在广州、上海、重庆和青岛等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这项制度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
试点阶段,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原则上主要覆盖职工医保参保人群,而试点地区可逐步扩大参保范围。从这点来看,想办理护理险不需要单独办参保手续,也不需要单独缴费,职工医保参保人均有享受资格。以上海出台的方案来看,当地60岁及以上的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和居民医保人员,经过相应的需求评估后可以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根据上海试点情况,服务清单超过40项,包括协助进食、进水,手、足部清洁等基本生活照料以及鼻饲、导尿等常用临床护理。其中,协助进食、进水服务的服务频次位列第一。
从人社部公布的方案可知,老人的护理费用以后可报销至少七成,落地后各地的报销比例可以更高。比如说,上海试点中,在养老机构发生的护理费用,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85%。而居家照护的服务费用,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可支付90%。在一些地方,有市民一个月竟能报销4000多元。
今年2月,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透露,老人护理险方案已经基本形成,正在走程序。
(据《中国经济时报》 张孔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