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砖被轧烂 工人忙修补
工程已完工 盲道“无踪影”
□晚报记者 康国富 文/图

本报讯 3月26日,市民丁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反映,市天中山大道中段有一段“补丁盲道”,原来的地砖被轧烂,工人重新进行了铺设,但铺设之后,多段盲道消失。“建议有关部门人性化施工,修补人行道不能简单粗暴。”丁先生说。
丁先生告诉记者,他住在市中华大道西段,经常在天中山大道附近散步。前段时间,他发现天中山大道中段(交通路至中华大道)有很多人行道地砖被车轧烂。“市政部门效率很高,很快就组织人进行修补,将破碎的地砖换成新的红色地砖。”丁先生说,遗憾的是,修补后的人行道出现了不和谐一幕:破碎的黄色盲道地砖也铺成了普通的红色地砖,导致盲道一段黄色,一段红色,像一块块补丁。
当天上午,记者在市天中山大道中段找到了那段“补丁盲道”(如图)。记者看到,这段路有300米长,其中有四五段黄色的盲道地砖被红色的地砖取代,导致盲道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
“市区对于占压盲道的机动车查处很严厉,为的就是保障盲道畅通无阻。可现在这种修补人行道的做法,跟机动车占压盲道有什么区别?盲人走在上面,肯定会晕头转向。”丁先生说。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很多路过的市民表示,及时修补盲道,是便民行为。但是施工要人性化,不能简单粗暴地将破损的地砖更换就完事,而应该从盲人的实际需要出发,真正为盲人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