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烂漫
全市25.9万亩油菜花竞相开放
□晚报首席记者 李 杨/文
王建成/图
驿城区香山街道杨楼村。
市开源大道。
市练江大道与铜山大道交叉口。
市中华大道西段某小区。
驿城区胡庙乡毛公山。
驿城区香山街道。
练江河畔。
天气回暖,漫步在田间地头,穿梭于城市郊区,随处可见满地金黄的油菜花,远远看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油菜花与溪流小河、垂柳和拔地而起的建筑相映生辉,别有一番诗意。空气中花香四溢,置身花海,市民流连忘返。
昨日,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2016~2017年度全市油菜播种面积25.9万亩。
“我市油菜种植面积上世纪80年代最多时有150余万亩,90年代后逐年下滑。目前,我市种植油菜25.9万亩,主要集中在泌阳县、遂平县、正阳县、平舆县、上蔡县,占全市播种面积的86.4%。”市农业局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油菜耐湿性强,成熟期较小麦早,落花落叶可以培肥地力,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作物,在轮作中有重要地位。如果种油菜后种水稻,比种小麦后种水稻,水稻可增产10%~15%。所以,在长江流域油菜与水稻轮作不仅可以提高耕地利用率、改善土壤环境,还可以实现粮油双丰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菜籽油是长江流域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油品,年产量约500万吨,占我国自产植物油产量的一半左右。为此,农业部新近发布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中提出:小麦以黄淮海为重点,油菜以长江流域为重点,要“重点建设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保护区。
市农业局工作人员说,目前我市油菜种植品种多为农户自留的白菜型如早熟三月黄,也有甘蓝型的品种,有丰油10号、豫油4号、华杂4号、杂双4号及7号、穗源988等杂交品种和双油8号、中油821等常规品种。白菜型油菜成熟早、开花早、产量较低,一般亩产75公斤。甘蓝型油菜成熟晚、开花晚、产量较高,亩产200多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