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世界睡眠日
你“觉”的质量怎么样?
□周刊记者 肖婷婷
生活中,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出现过睡眠问题。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要想获得一个好的睡眠,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难事。
那么,“睡不着”背后究竟有哪些原因,又该怎么解决?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让我们来聊聊睡眠的那些事儿。
压力大致失眠者越来越多
市民张洪涛在市区从事销售主管工作,一周加两天班是常事,身体上的疲劳加上精神上的压力导致他去年开始失眠。张洪涛称,自己的生活其实“很规律”,每天晚上11时上床睡觉,但到了深夜1时就会醒来,辗转反侧,无法再次入眠,只能躺在床上看手机,折腾到凌晨4时左右才能勉强睡着。
“到了双休日的时候,睡眠质量还可以,但是一到工作日,我就感觉特别压抑,很多时候会因为想着工作的事情而无法入睡。”张洪涛叹着气说。
生活中,像张洪涛一样受到失眠困扰的人很多。
“我经常躺在床上好几个小时睡不着,越想睡越睡不着。”市民董科告诉记者,最近工作上的事情太多,一想起这些事就睡不着,他甚至怀疑自己抑郁了。
3月19日,记者走上街头随机采访,发现睡眠不好的情况在高中生中也很常见。
浩浩是一名高三学生。随着高考临近,他的作息时间愈加紧凑。“我觉得很累,压力大,晚上经常睡不着。”浩浩说,学习生活非常紧张,每天有做不完的题。他表示,班上的很多同学都存在睡眠问题。
失眠让健康“很受伤”
90后的侯国强,在市区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有房有车,孩子上幼儿园,平时工作压力不大,家庭经济收入属于上层。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很美好?但是,他被失眠困扰着,每天都是夜里12时以后才能入睡,即便有时间早早上床,躺着也睡不着。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年轻人失眠,多是生活不规律造成的。”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医师赖学章说,“现在大部分年轻人不讲究睡眠卫生,睡觉时间不规律,长期熬夜,晚上精神,白天昏睡,这都是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
赖学章表示,睡眠是每人每天都需要的。睡眠时间的长短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有密切关系,长期失眠可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乃至死亡的风险。睡眠不足还可导致癌症患病风险增加。因此,保证健康的睡眠,是远离疾病的重要途径。
赖学章说,很多失眠患者都存在焦虑症,巨大的压力造成失眠,引发焦虑、抑郁、易怒,人际关系变差等。但遗憾的是一些失眠症患者认为失眠症不是疾病,从不去医院就诊。”不少病人自作主张乱吃安眠药,造成严重的药物依赖,这需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赖学章提醒。
要想睡得好先学会“放下”
“很多人存在睡眠问题。睡眠质量不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出现头昏、头疼、心悸、胸闷、血压升高、心烦意乱、心情低落等躯体和心理问题。”赖学章表示,长期失眠会导致脑功能下降、免疫力低下。
虽然有睡眠障碍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人们对睡眠障碍的认识还很不足。赖学章坦言,影响睡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看患者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不能简单地吃安眠药,要找到失眠背后的原因。
“无忧才是入睡方,心境平和是关键。”赖学章提醒,大部分失眠与压力和心理有关,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是治疗失眠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长寿的法宝。
此外,赖学章还强调,失眠的患者千万不要睡前在床上玩手机、看电视等,这样做会加重失眠。